第D02版:聚焦产业 追梦中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数据
产值超千亿,河南第一个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航空港区: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家
产值超千亿,河南第一个
富士康工业园区。
老杨点评

作为省重点产业集聚区的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它一经诞生就注定被人们寄予了一个宏伟的“空港之梦”。

在富士康的集聚效应带动下,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的区位优势愈发凸显,成为国内外客商高度关注的投资兴业宝地之一,目前已有上百家富士康协理厂商纷纷落户郑州机场周边地区,并带动100多个产业、400多个配套企业陆续落户河南。

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是,历经多年努力,郑州航空港区已经成为我省首个产值超千亿产业集聚区。

空港之梦

港区变成国际化大都市

宋选亮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市政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科工作。

工作了14年,港区发生的一点点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后,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迈入了快车道。

许多人的生活也会像宋选亮一样,注定将发生变化。

“当时第一印象:荒凉”。宋选亮1999年2月被分配到港区上班,直到今天也让他清晰地记得港区的过去。

“以前只是朦胧中感觉港区会有发展,现在坚信港区未来肯定会有大发展!大家都更加坚定和庆幸自己的选择与坚持。”

据介绍,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是省重点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

依托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中部首家综合保税区的优势,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聚集各类工业企业34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家,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物流三大产业集群。

良禽择木而栖。随着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集聚效应的增强,吸引了富士康、俄罗斯空桥、南方航空、顺丰快递、中航电动、华电金源等知名企业入驻。谈及对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的新期望,宋选亮说:“希望今后政策更优惠,道路更宽,绿化更靓,让港区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工作环境更优秀,给当地百姓带来更多商机。”

产业支撑

电子信息产业:打造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

富士康郑州科技园项目是全省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2011年已完成投资167亿元,手机产能每日达到22万部。实现进出口额96亿美元,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47.2个百分点。到2012年底,达到近1亿部手机产能,入住员工近25万人。郑州航空港产业聚集区将打造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

产城融合:实现产业、城市、口岸互动融合发展

随着富士康科技园、综合保税区、机场二期等项目的建设运营,郑州航空港产业聚集区逐步实现产业、城市、口岸互动融合发展。

郑州航空港产业聚集区新型居民社区规划已完成。以“节能、环保、科技、低碳”为理念、以“智慧航空城”为目标、以“一体两翼、两纵三横、一脉两心”为空间布局的现代航空新城宏图已经绘就。

重点项目:2012年重点项目22个

2012年,郑州航空港产业聚集区共谋划上报省、市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448亿元。其中机场第二跑道项目总投资136亿元。

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继续推进富士康项目建设,2012年建成厂房100万平方米、建成员工公寓100万平方米,手机产能达到近亿部,入住员工近25万人。

生物医药产业:建设国家生物医药自主创新基地

按照航空港产业聚集区总体思路,规划建设国家生物医药自主创新基地。一期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扩展区3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计划投资17亿元,重点建设8个产业集群和1个产业基地。

引进一个项目

带来一个产业链

繁荣一座城

中国产业集聚区网首席顾问 杨建国

从摸着石头过河、招商引资“饥不择食”到摸索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郑州市产业集群在培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对项目的遴选和甄别,内外兼修,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提高项目入驻门槛,招商引资从注重数量演变为重个头重质量,这不仅从根本上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水平,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包容性增长能力,也避免了引资风险和发展后患。

产业集群建设讲究产城互动、产城融合,无产不兴城,城市要发展,产业必先隆起,产业是城市繁荣的“血液”,只有依靠项目带动,激活产业支撑的“造血因子”,城市发展才不会呈现疲软态势。从近几年郑州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轨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三高”龙头项目对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引领带动效应,郑州航空港区的富士康项目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个产业链,繁荣一座城;反过来,富士康又为河南的招商引资环境“现身说法”,通过品牌带动和产业链衍射,吸引更多的企业将发展的触角延伸到河南。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57144 2013-04-23 00:00:00 二 产值超千亿,河南第一个KeywordPh航空港区: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