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5版:聚焦产业 追梦中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促成“产区互动,产城融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港产业集聚区:将产业集聚区和新型社区一体规划、同步建设
促成“产区互动,产城融合”
达利公司已投产。

在37.6平方公里的面积内,新郑市铺开画卷,浓墨重彩地将现代食品制造企业一一植入,但产业集聚区同时也是一个新城区,里面有人、有业、有生活,如何让人在这个城区内幸福地生活、工作,如何让这样大面积的区域疏朗有致,形成一个灵动的画面,还需要做到一点,即产区互动,产城融合。

在规划之初,新郑市便坚持园区与社区同建,将产业集聚区和新型社区一体规划、同步建设。“我们首先要算好的是‘六本账’,算明白这个账后,我们就把集聚区及周边范围内的39个村庄,整合建设为8个新型社区。”新港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王俊杰说。

数据

今后,新郑将更加注重项目质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随后新郑将开展“百名专家院士新郑行”活动,着力招引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主导产业项目,抓好投资18亿元的河南中烟物流、投资17亿元的中国红枣综合产业园等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建设,强化主导产业带动作用,2013年全年力争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税收突破2.8亿元。

产城融合

算好“六本账”,投入资金近20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所谓“六本账”,即土地指标账、农民利益账、资金运作账、就业岗位账、粮食生态账、社会保障账。

据王俊杰介绍,目前,新郑已开工建设常刘、河赵、解放北路等5个新型社区,整理出土地约9115亩,既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土地保障,又有序引导了农民向城镇转移。

再好的规划,如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到位,都会严重制约招商引资及园区的建设,新郑市投入资金近20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八通六有”的标准,即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公交、通路灯、通有线电视、通邮政通信,有省级规划、有特色企业和产业集聚、有标准化厂房、有环保设施、有公共娱乐设施、有管理机构和硬件设施,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建成了“六纵六横”的交通路网,建成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6500吨、110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1座,铺设污水处理管网60多公里,完成了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铺设等工程。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成,极大地提升了集聚区的承载能力,促进了产城有效融合。

新型社区

失地农民有活干,还要有产业

有人、有业、有生活,还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新港产业集聚区在引进产业、进行新型社区规划的同时,就考虑到了产业与就业共促。新郑市以新型社区为单位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积极推行“一个社区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两人就业”的新型社区建设模式,同时整合全市培训资源,实施免费培训就业技能、免费推荐就业岗位的“双免”工程,定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使和庄、薛店、八千等乡镇3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就近就业。

企业与社区互惠。积极探索区域内新型社区建设和企业功能配套服务新模式(住宅+出租房、住宅+商铺、住宅+标准化厂房、住宅+以土地或房产入股),统筹解决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和生活服务问题。如解放北路社区,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布局、产权属民、政府招租、企业管理、员工居住”的思路,配套建设30万平方米5000套公租房小区,由政府负责牵线搭桥整体包租给企业,既增加了社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又降低了企业非生产性投入,同时解除了外来务工者的后顾之忧。

产业带动

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以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为重点,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提高竞争优势。”王俊杰说,新郑继续强化烟草食品和生物制药两个主导产业,以抓龙头来强化主导产业,抓住产业转移的机会,引进更多的国内外食品龙头企业;同时拉长产业链条,做好主导产业的配套工作,做好食品原料、包装、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在产业集聚区的配套服务上,新港产业集聚区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及科技研发中心,加大区域内交通道路、公共服务平台、新型社区、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升产业配套和服务配套能力,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

同时,更加注重要素保障,进一步做好融资及土地挖潜工作。拓宽融资渠道,搞好项目包装融资和16亿元的城投债申报发行工作,加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整理和报批,满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需求和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努力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带动力、辐射力和集聚力,打造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三化”协调的示范区、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创新创业的实验区,为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57148 2013-04-23 00:00:00 二 促成“产区互动,产城融合”KeywordPh新港产业集聚区:将产业集聚区和新型社区一体规划、同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