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心在雅安·晚报记者在一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300多人困在半山腰
缺水缺粮缺帐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晚报特派记者随先锋团
徒步进重灾区宝兴县一个山村
300多人困在半山腰
缺水缺粮缺帐篷
灾区最怕下雨,偏偏昨晚下了一场雨
还有两次震感非常明显的余震
但愿,他们能顺利挺过
张广华就埋在这里,救援军人搬开石块寻找他的遗骸
先锋团和随行记者给张广华家人捐款

郑州晚报特派记者随先锋团

徒步进重灾区宝兴县一个山村

300多人困在半山腰

缺水缺粮缺帐篷

灾区最怕下雨,偏偏昨晚下了一场雨

还有两次震感非常明显的余震

但愿,他们能顺利挺过

前天下午,郑州晚报特派记者赶到宝兴县城后,发现这里的房屋受损较重,但伤亡人员不多。随着数千名救援人员赶来, 210省道打通,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往县城运送。

这个多山的小县还有许多村庄。他们灾情如何?开展了哪些自救?还缺乏什么东西?

昨早8点左右,记者跟随成都军区13集团军铁掌师先锋团卫生队副队长宋文堂,徒步赶往距县城10公里外的穆坪镇苟山村。

郑州晚报特派记者 冉小平 王战龙 马健

300多灾民被困1500米高的董竹岗上

宋文堂其实也是跟队人员。先锋团这次来了12名医务人员,除5人在安置点救治伤员外,其余7人每人跟一个小分队。

宋文堂说,他们21日晚7点到达宝兴县城,当时,伤情较重的人员已经被送至县医院,有的通过直升机送往成都、雅安等地。

他们卫生队的职责是进村入户,送医送药。

进入灾区的第二天,他先后跑到五龙乡、城东乡和明礼乡。昨日接到命令,宋文堂去苟山村安置点了解村民伤情。

苟山村因苟山得名。苟山高约1700米,全村约400人。其中300多人住在半山腰,主要靠打工、种植药材和务农为生。

穆坪镇副镇长陈刚说,苟山村有两人失踪,基本确定遇难,其他村民没有受伤。地震后,全村人被转移到董竹岗、大溪头等几个安置点。

刚走出县城1公里,公路靠山一侧出现塌方,我们快速跑过塌方点。

赶到苟山村乡村公路入口处,我们看到大大小小的石头滚在公路上,路障较多。21名军人徒手清理部分路段路障。有些石头太大,人工无法解决,机器无法进来,大家无可奈何。

军人处理路障时,宋文堂在村民带领下走上进山村的小路,往苟山的小路坡度在70°以上,只容一人缓慢通行,路上多是腐烂树叶,路面潮湿,稍不留神踩空就会滑到山下。

记者走这段路时不敢往下看,有时只能两只手撑在地上,像猴子一样向上爬。

宋文堂到达半山腰后,凡是家里有人的,都去询问灾情,是否存在腹泻、感冒和较轻外伤等疾病。

走完全村,他将自己携带的两小箱药物全部发给村民,多为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等常规药。

两名失踪者地震时遇上塌方,连车带人被埋

先锋团军人赶到苟山村后,村支书宋星利说,两名失踪人员分别是张广华和秦武,都是地震时走在路上遇到塌方,石块泥土把人埋了。

秦武,男,31岁,跑货车的。好友陈刚说起来声音哽咽:“这人豪爽义气。当天秦武跟车正往雅安运汉白玉,在苏家崖遇上大塌方,连车带人被冲到河边。”

张广华被埋在了石灰窑的塌方处。他弟弟张广兵告诉记者:“当天早上,我哥骑摩托车到石灰窑搭铁塔,地震发生后,石灰窑从山顶一直塌到山脚,我哥连车带人也被卷了进去。”

村民在塌方处抬石头,想找到张广华的遗体,但塌方面积大,他们无能为力。

消防人员赶到宝兴后,带着搜救犬到塌方处寻找,探明了张广华大致掩埋位置。费了一阵工夫后,捡到了他的锁骨,沾满泥土。

21名军人分两组到现场捡拾石块,半个多小时后,找到了遇难者的大腿。

哪位朋友愿意资助张广华两个小孩,请与本报联系

顺着石灰窑处的山路,40余分钟我们到达大溪头。张广华的家就在这里,3间瓦房,地震后房屋受损,已经不能住人,有木匠正在屋坝里做棺木。

据村民介绍,平时家里主要靠张广华在外打工挣钱,妻子宋燕务农,有两个男孩,一个5岁,一个11岁。张广华这一走,家里的顶梁柱完全倒了。

提起丈夫,宋燕忍不住掉眼泪,她的嫂子和弟妹赶紧过来劝。

先锋团军人现场组织了捐款活动,跟随的记者也拿出钱救助,20多人捐了2367元。

但,这些钱只能缓解宋燕家暂时困难。哪位朋友愿出一臂之力帮助这家,请与本报热线96678联系。

300多人被困半山腰,军人跑步到县城给婴儿买奶粉

苟山村坡度很陡,村民住在半山腰一些较为空旷的地方,有的房屋门前就是陡坡。

在宝兴一些乡镇,一个安置点就能容纳数百人上千人。苟山村的村民设置在几个安置点,每个安置点容纳四五十人,足见这里地势的险峻。

昨日下午1点50分左右,记者走进大溪头安置点。这个安置点约15平方米,只有约20斤大米和一些鸡蛋。安置点铺设有竹子,垫上一床棕榈垫,村民晚上就睡在上面。

村民介绍说,安置点有40多名村民,震后大家积极自救,拿出自家的钱买米、油和鸡蛋,一起做饭吃。现在缺水缺粮缺帐篷,他们每天吃两顿饭,都是熬米汤喝。床铺晚上只能睡20人左右,主要让小孩和老人休息,年轻人轮流睡觉,一个人休息几个小时。现有的帐篷都是薄油布盖的,只能遮风不能挡雨。

其他几个安置点情况基本一样。村支书说,当地只能种玉米,地震后停电,玉米无法磨成面吃。平时全村都是在外买大米吃,现在的存粮做稀饭只够吃两天了。震后水源也断了,他们平时只能背水吃。

除急需水、食品和帐篷外,当前需要打通公路,否则救灾物资即使到了,只能靠人工少量背,坡陡年轻人又少,运输也成问题。

在4组安置点,一名10个月大的婴儿没婴儿食品,村民只能把鸡蛋煮后将蛋黄用开水搅碎喂孩子吃。先锋团军人赶到后,现场派了一名队员快速下山,到县城给孩子买来奶粉。

昨晚宝兴“雪上加霜”,但愿乡村村民平安

采访中,多名村民反映,现在最怕下雨,一是薄油布不能挡雨,二是可能导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

不巧昨晚7点左右,宝兴迎来了一场雨,雨稀稀疏疏地下,不大,但乡村道路可能完全浸湿,且下雨时间较长,直到昨晚11点半记者发稿时雨势还没停。

写稿中,记者两次遇到震感非常明显的余震。晚上11点10分左右发生的一次余震,桌子都在颤抖。

余震加下雨,这对居住在山腰的村民来说可能又是一次考验,但愿他们能顺利挺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57441 2013-04-24 00:00:00 三 300多人困在半山腰<BR/>缺水缺粮缺帐篷KeywordPh灾区最怕下雨,偏偏昨晚下了一场雨
还有两次震感非常明显的余震
但愿,他们能顺利挺过
郑州晚报特派记者随先锋团
徒步进重灾区宝兴县一个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