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满目苍翠醒邦邑,三源交错醉宜居。好一幅清新雅致的城市画面! 中原区西流湖街道,依水筑城,宜居而聚,常庄水库、西流湖、南水北调运河交错其中,从而形成这片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热土。她享有“宜商、宜居、宜业、宜游”之美誉,便利的交通优势和亲水宜居的环境,成为郑州市城市化进程中厚积薄发的高地。 正是这一区域优势的禀赋,让西流湖街道这个养在深闺的“山鹰”,在“郑州西区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常西湖新区开发”的科学定位下,大胆舒展城市魅力,以其自然清新、开放开发的姿态在全域城市化进程中大刀阔斧,展现自我,推介自我,实现自我,完美自我…… 郑州晚报记者 董占卿 通讯员 魏少杰 文/图 魅力无穷 科学规划竞风流 “城市既是折射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更是带动一个地方发展的‘驱动器’。”对此,西流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宏力深有体会地说,城市和区域经济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区域经济的支撑,城市发展就会缺乏后劲;没有城市的繁荣,区域经济发展就会缺乏动力。 基于这种认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常西湖新区管委会的精心指导下,西流湖街道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新西流湖”的奋斗目标,即要把西流湖街道建设成为“开放发展的前沿高地”,着力打造“开放西流湖、活力西流湖、生态西流湖、文明西流湖、和谐西流湖”的发展思路,并准确把握郑州西区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大好契机,加快区域经济的扩张和提质,提高城市化水平,带动产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 为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常西湖新区指挥部及西流湖街道按照科学规划、彰显特色、统筹发展的原则,编制了《常西湖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常西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了未来3~5年发展目标、城市建设性质和规模、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按照规划,辖区将以“五轴、两带、三中心”的空间布局建设。五轴即建设西路、中原西路、陇海西路为东西向发展轴,西四环、西三环为南北向发展轴。两带:运河两侧滨河绿化带、西流湖常庄水库滨水生态绿化带。三中心:两条生态绿化带将常西湖新区分为南、北、东三个中心,其中,运河北侧、西流湖西侧部分为以郑州市新行政办公为主的行政文化中心;西流湖与常庄水库东侧部分为以生活居住、旅游休闲为主的旅游度假中心;常庄水库以西、运河以南部分为以生活居住、商务、商贸、会务文化交流为主的商贸文化中心。 勇于担当 增效提质显实力 总体规划的“定盘”,拉开了西流湖街道“全域城市化”的发展大幕,他们以“拆旧建新、组团发展”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建设步伐。 郑州市“两环十七放射”道路提升工程共涉及西流湖街道7条道路,全长39.395公里,拆迁总量占全区总任务的70%以上,也是西流湖街道2012年的首个重大拆迁项目和为之付出艰苦卓绝努力的拆迁工程。在区委、区政府、常西湖新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区指挥部的精心指导下,西流湖街道对拆迁路段进行突击攻坚,拆迁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共拆迁面积达339万平方米。在中原区2012年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即白庄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用25天时间实现白庄城中村改造全部拆迁协议的签订后,马不停蹄转战郑上路拆迁,用短短的5天时间完成了郑上路沿线所有企业的拆迁,拆迁面积达42万平方米。 同时,为统筹推进西区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西流湖街道于去年9月份对涉及的230亩土地实施了拆迁。拆迁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今年3月份,西流湖街道在进行孙庄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同时,仅用6天时间同步完成了站前大道以东、郑上路以南、中原路以北、雪松路以西区域涉及会议中心和孙庄北路的拆迁。共拆征企业103家,土地661.26亩,拆迁面积17万平方米。整个过程和谐高效,再次刷新了西流湖街道拆迁的新速度,整体工作创造了速度最快、时间最短、过程最平稳的奇迹。一次次任务的出色完成,标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提质攻坚战在西流湖街道全面打响。 “泼墨”蓝图 城市管理上台阶 “现在道路更宽了,环境也更美了。”附近的村民谈起西流湖街道城市面貌的变化时满脸喜悦。网格化管理的民生关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加快……使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今、明两年,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把西流湖街道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城区。”街道办事处主任乔富霖对城市管理清晰定位,净化、绿化、序化、美化。 结合城市管理整治提升工作的各项要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突出整治“脏、乱、差”为手段,以构建长效机制为根本,采取措施,落实责任,强力推进了城市管理工作。在去年投入300余万元为各村配备清扫车辆、环卫人员的基础上,2013年着重加大了对各村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制定下发了《西流湖街道办事处关于垃圾清运工作的实施办法》,完善了年终环境卫生考评机制和奖惩办法。在城郊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成绩优秀,使市容市貌有了一个崭新的变化。 潜力无限 发展机遇夯基础 市委、市政府对中原区的战略定位日益清晰,明确提出要把中原区建设成为与郑东新区遥相呼应、比翼齐飞的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而郑州西区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的开发建设工作,西流湖街道一马当先。目前市委、市政府对郑州西区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的规划和布局已经完成,整体占地6100亩。在3年之内要全部实现拆迁建设,西流湖街道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新机遇。而常西湖新区管委会的成立,使西流湖街道在以后的拆迁、社会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有更加完备的政策、人才和资源优势,能够更好地深化辖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形成。随着省、市、区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西流湖街道辖区11个行政村连片开发、大范围改造的机遇已经到来。同时,随着所有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项目的实施,环卫、市政等基础设施及医疗、教育等配套资源将更加完备。同时,五矿集团、保利地产、恒大地产、河南电力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总部经济竞相投资兴业,区域大改造、大开发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区域经济实力、辐射带动力和对外影响力将显著增强。 科学定位 发展目标渐清晰 在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下,西流湖街道如何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需要做什么工作,这是西流湖人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科学命题。为此,西流湖街道结合实际,定位西流湖街道发展所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更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坚定了信心。2011年~2012年,稳定期。由成立之初的各种乱象、乱局、乱势,逐步实现违法建设遏制、城市管理提升、社会大局平稳的难得局面,为奠定发展基础、谋划统筹大局、理顺提升队伍、协调融洽资源争取了时间,夯实了基础。2013年~2015年,发展期。围绕全域城市化,全力决战常西湖新区开发战场。以建设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为中心任务,以大拆迁、大开发为抓手,强力推进连片开发、城中村改造和合村并城项目,实现11个行政村全部拆迁、改造和改制完成。大力实施“城市化带动、大项目带动、改革开放带动”三大战略,促使西流湖街道实现变革发展、突破发展和跨越发展。2015年~2018年,辉煌期。随着市委、市政府等行政机关的入驻,四方客商云集聚会,金融中心高楼林立,生活环境优美宜人,四时风光赏心悦目,辖区彻底实现全域城市化。西流湖街道将成为郑州市行政、居住、旅游的新中心、新地标和新高地,将成为经济、金融、文化的集中地、传播地和辐射地。 众志成城筑大业,妙手丹心绘宏图。站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上,8万西流湖人正齐心协力,向着全域城市化的目标奋力迈进。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