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热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这些老房子,有没有保护价值?
怎么保护古建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清代大员孙钦昂故居即将拆除
读者呼吁留下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
这些老房子,有没有保护价值?
怎么保护古建筑?
“西翰林院”全景俯视
“西翰林院”房檐上的石雕
58岁的孙宝珠买下一间老宅,他只是凭着一种孙氏后人的责任感,要为后代留下些什么。

清代大员孙钦昂故居即将拆除

读者呼吁留下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

这些老房子,有没有保护价值?

怎么保护古建筑?

5月5日 ,民间文物保护志愿者@彭保红发微博:“十万火急!‘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孙钦昂、孙综源故居岌岌可危,厢房已经拆除,主屋随时被拆。我今天是在钩机轰隆隆的声音中穿过废墟来到现场。强烈呼吁拆迁前必须进行文物普查,保护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读者呼吁:留下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

最近,须水镇孙庄村村民向彭保红反映,村里正在改造,其中几栋老房子是清代大员孙钦昂故居。村民称,孙家原有15座楼房,到现在只剩下三间,而这三间,也要完全消失了。彭保红很着急,希望通过自己和网友们的呼吁,引起媒体和主管部门的关注,为郑州留下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房子。

“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孙家曾经辉煌的过去,让我们郑州的历史更加丰满。在郑州,100年以上的老屋,还有几座?”彭保红的微博得到了微博名人@薛蛮子等人的转发。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建设西路和西四环交叉口的孙庄村内。

巧的是,彭保红等民间文保志愿者、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孙庄村村民及省会各媒体的同行都在场。大家一起查看孙家的老房子,并探究一个问题:它们究竟有没有保护价值?

孙钦昂、孙综源父子,是这座村庄的骄傲

在孙庄村,大部分房子的外墙上都写了一个大大的“验”字,十几台挖掘机挥动巨臂,隆隆作响,随着一片建筑物的倒掉,荡起遮天蔽日的烟尘。

在村里,提起“父子双翰林”,村民几乎都知道。孙钦昂、孙综源父子,是这座以孙姓为主的村子的骄傲。

据查,清道光五年至光绪三十三年,孙氏家族先后有20余人荣任学政、道台、知府等职。孙钦昂曾被钦点翰林院编修,孙钦昂三子孙综源也点了翰林,此即为“父子双翰林”的由来。

在现场,众人查看了两栋尚未被拆除的房子。

58岁的孙宝珠看守的一间老宅,墙壁上“清代文物”和拱门上方的“翰林院”都是他写的。这处房子是他本家兄弟的,本来要拆,他感到这是祖宗的遗迹,有价值,花了3万元买下。

房子一看就有年头了,顺着木制楼梯上到二层,二层由5根直径50厘米的柱子支撑,房体房顶为木架结构,木质窗棂和房檐上的石雕精美。

孙宝珠说,他看护的老宅子叫“东翰林院”,还有一座“西翰林院”。十几年前,修车的老赵以替主人看护院子的名义,租下“西翰林院”。

老赵来之前,这座据说有160多年的房屋已几易其主。院内原本有两处屋子,东边的厢房已经毁掉了,仅剩下南边他住的这座。房屋主人据说有两家,联系不到。

孙家后人没有向文物部门提出保护申请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汪松枝说:在郑州的名人录中,孙钦昂确实是为数不多的重要人物之一。

孙钦昂家族的老房子,2011年他们就来看过,但不知什么原因,孙家后人没有向文物部门提出保护申请。

2011年12月16日,孙氏后人在打扫房间时,强光照射下,偶然在屋顶柱子一侧,隐约看到“大清光绪玖年三月上旬纯和堂主人孙钦昂修”一行字。经验证为孙钦昂亲笔书写。

后来,村民陆续在村里发现孙氏后裔珍藏的孙钦昂的奏章备本、朝试试卷、家书友信、诗词文稿等真迹,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

汪松枝说:“已经拆除的老房子,包括尚存的两间房,都没有主动申请保护,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也没有登记在案。所以,它们尽管有历史名人的背景,具备相当的价值,但一直属于私人财产。私人财产如何处置,只有主人当家。现在房子变成这个样子,我感到很惋惜,也很无奈。”

哪些老房子有保护价值、怎么保护?

对这个问题,上海的文物专家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主要以文化含量、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这三条来判断,这三条全部能满足的,可以列为市级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单位,三条里面满足一条的,可以列为区级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单位。

汪松枝说,有文保意识的市民、村民,已有成功把一些老房子申报为市级文保单位的先例,如高新区东史马村的东史马民居、高新区水牛张村的张氏祠堂等。那些老房子的综合情况甚至还不如孙家老房,但当地人行动早,申报成功后,无论周围如何拆迁改造,那些老房子没人敢动。如果有人破坏,文物执法人员会立即赶到,严肃处理。

记者问:“孙家的老房子,现在申请保护还来得及吗?”

汪松枝回答:对老建筑这样的文物遗存,申请文物保护单位有严格的程序。申请人要对老建筑需要保护的理由有充分的依据,然后写出申请,递交给文物部门,比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所会派专家实地审核,看其是否符合和达到文物保护的标准。如达标,再交上级机关批准。这个过程比较长,所以申请越早越好。

虽然过程较长,但一旦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类似这样的老建筑就有了“护身符”,所以申请是十分必要的。

孙家老房子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都是私人财产,别人无权干涉。老房子是留是拆,要取决于房主人的个人意愿。

不过,既然看到这种情况,他们会积极和中原区相关部门协调,看有没有可能把剩下的老房子“抢救”下来。

打电话有稿费

96678

96678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0072 2013-05-07 00:00:00 二 这些老房子,有没有保护价值?<BR/>怎么保护古建筑?KeywordPh清代大员孙钦昂故居即将拆除
读者呼吁留下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