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情 书
在记忆中生长的茶
吹响春天的号角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情 书

再早十年往前,但凡有点文化又是自由恋爱的人,恐怕都写过情书。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情书就是传递爱情的主要载体,写着写着,情侣们就一对对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情书可以写得很短,也可以写得很长。“事到如今恐需速定,勿再犹豫嫁给我吧。”马英九的16字情书,言简意赅,直抵中心,一下子就定了终身大事,这就叫少少许胜多多许。沈阳苏家屯区市民郭先生,写给俄罗斯姑娘玛莎的情书长达30万言,已以“世界上最长的情书”为由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但结婚这事儿却迟迟没听说有下文,看来情书写得长也未必就能奏效,还要强调质量意识。

热烈,一般都是情书的主基调。1926年,热情如火的徐志摩给陆小曼的情书里写道:“龙龙:我的肝肠寸寸的断了。今晚再不好好的给你一封信,再不把我的心给你看,我就不配爱你,就不配受你的爱。我的小龙呀,这实在是太难受了。我现在不愿别的只愿我伴着你一同吃苦,让你血液里的讨命鬼来找着我吧!”这是写得热烈的情书范本,以至于徐志摩的情书《爱眉小札》出版后,连许多自认为是开放新潮的人读了都觉得有点脸红,不好意思。

春华秋实,四时有序。情书本应是青年恋人的应时玩意儿,可老年人要秋行春令,写起情书也不甘人后。1974年11月,丧偶两年、年过七旬的作家梁实秋,认识了比他小将近30岁的台湾歌星韩菁清,对她一见倾心,顿时陷入情网。在追求韩菁清的过程中,梁实秋写了上千封情书,有时一天竟要写三封之多,梁实秋和韩菁清的恋情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和反对,但他们还是力排众议于1975年5月9日结婚。

始终以横眉冷对面世的鲁迅,严肃的外表下也有一颗柔软的心。他在给许广平的情书里,也柔情似水,十分缠绵,昵称许广平是小白象、小鬼、害马、枭蛇鬼怪……鲁迅曾在一封情书里大胆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意:“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够了。”鲁迅和许广平的情书之多,内容之丰富,以至于后来出了一本厚厚的《两地书》,成为研究鲁迅的重要史料。

在我的印象里,如果以情书数量来计算,沈从文可能会独占鳌头。从1929年到1933年,不论走到哪里,沈从文几乎天天都要给情人张兆和写一封情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终于从“第13号癞蛤蟆”跃升为第1号幸运儿,成了张家的乘龙快婿。于是,我们都不无羡慕地记住了沈从文情书里的一句名言:“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

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情书”的,您可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是出自马克思的妻子燕妮之手。燕妮出身贵族,美丽绝伦,是典型的“白富美”,身边有众多条件优越的追求者,她却看上了平民子弟马克思,而且还爱得很痴情。她在情书里写道:“我的亲爱的、唯一心爱的:你的形象在我面前是多么光辉灿烂,多么威武堂皇啊!我从内心里多么渴望着你能常在我的身旁。我的心啊,是如何满怀喜悦的欢欣为你跳动,我的心啊,是何等焦虑地在你走过的道路上跟随着你……”事实证明,燕妮是有眼光的,她用青春和爱情帮助一个伟人走向成功,自己也成为不朽。

当然,“各领风骚三五年”,如今的年轻人时兴“闪婚”,又喜欢微信、短信、网聊、QQ,已经很少有人再写情书了,偶尔见到父母当年情书,大惊小怪之余,觉得那东西好像出土文物——不过,要是个“元青花”也很值钱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0585 2013-05-09 00:00:00 四 情 书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