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情 书
在记忆中生长的茶
吹响春天的号角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吹响春天的号角

吹响春天的号角

□付朝府

独居书房,难得偷闲,闭目静养,任茶香沁肺。朦胧中似有号角吹响,长号、短号,低缓的、轻柔的、高昂的、激进的。俄而,好像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继而,又似滚滚宏雷消声而去,汇成交响曲、进行曲、协奏曲。

忙依窗眺望,濒临书房便见几棵泡桐,桐花开的密密匝匝,花筒个个朝天,号鸣不止。

春天对于隆冬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而桐花便是吹响春天的号角。同时窗外桐花又是我每年认知、感知春天的最佳途径,对于长期困倦于都市生活的人而言。

都市的春天常晚于村野,来的没感觉。在你疲惫的忙碌中,不经意间抬头,见万树吐绿,桐花盛开,方觉春天真的来临了。

一生中,最悠闲、最乐趣莫过于童时看桐花,每每春天来临,常常痴迷于满树的桐花。

桐树在农村中不是什么稀有树种,生的廉价,长于贫瘠。田间、地头、山坡、沟壑、路旁,到处是一排排桐树。高大的树干,直插云霄,树身常常要二三人环抱,方显其围。桐树与别的树种不同,是标准的先开花后长叶的乔木类,主干上方又旁生许多侧干,而侧干上方又挂满了许许多多的成串的桐花,远看像挂满树枝的风铃,近看又像高高举起着许多火炬,开的朴朴实实不需绿叶的陪衬。

桐花花体呈筒状,花片外延翻开,构成喇叭形。通体紫红紫红的,花蕊呈白色,开的不骄不艳,朴实无华,美丽而又大方。桐花喜欢群居而不独处,几百朵花居于一枝,几千朵花聚于一树,一枝开的潇洒淋漓,一树开的满世繁华,而一村又开的花海翻腾、阔绰而不吝啬。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子夜歌》云:“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心似双丝网,结结复依依。”诗中描述了闻桐花的清香与思念友人总能相得益彰。远远走近桐树,便可闻见大片大片的花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成群的蜜蜂在树上嘤嗡,忙碌不止,高歌不休。需止步举首而观望,这便是桐花朴实而高贵之处。

儿时常记起有入故乡的小生意人,肩挑糖果针线之类,沿村叫卖,歇脚就靠在村头的大桐树下,也是桐花开的季节,每每这时,村人谁家有开水就赶忙端出,供歇脚解渴,谁家有馒头,就急急拿出,若是赶上正午,还有端出热腾腾的面条,供陌生人充饥,而生意人,也笑得像树上的桐花,阔绰地抓些糖果分给儿童,且分文不收。需过秤的日用品也足斤足两,童叟无欺。

还记起,童时常有干部来村驻队,常常是住下一月有余,这便是村人最忙碌的时节,干部接受每日挨家派饭,女人常常将饿哭的娃推向门槛外,大展手艺,将好吃的先敬于干部,驻村干部则斜披着中山装,挨家挨户忙着询问东家大婶有啥困难,西家大爷需啥帮助。当村民和干部在桐树下依依分别时,我听见满树的桐花在吹唢呐。

童时的村庄是相对封闭的,每看到有陌生人进村,乡人常忙放下锄头,热情地打招呼,询问是哪家的客人,然后忙着扯喉咙高喊客人的主人,主人招待客人时,常常将炒鸡蛋深埋于碗底,而不显山露水。客人则笑眯眯地看满树的桐花。

后来,回故乡,儿时的伙伴也相继外出打工,有北上的,也有南下的,或建筑、或工厂,或经商、或居官,而年终相聚时,谈起工作,均言成绩卓卓,人品的朴实均被外界所认可,而在桐花盛开分别故乡时,都为没给家乡丢脸而自豪。

在都市生活久了,我也见到许多花种,有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杜鹃、清雅的幽兰、傲霜的秋菊,常常放于阳台,置于室内,每日浇水侍弄。也观过许多树种,幸福树、平安树置于室内,发财树靠于办公椅后等,每日祈祷乘凉。然均没有故乡的泡桐生长的踏实,均没有故乡的桐花开的朴实。

春临之际,我愈加思念故乡的桐花了。桐花的高贵之处是,生于贫贱,开于朴实,不弄娇嫩,光明磊落,需止步仰视才见。

同时,我也深知,一朵桐花盛开是报春;满树桐花开是闹春;所有的桐花开,才能奏响春天激昂的旋律。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0589 2013-05-09 00:00:00 四 吹响春天的号角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