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公民声音
热点话题
今日关注
媒体评说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今日关注

治理污染不该成为“国家秘密”

□唐卫毅(职员)

北京律师向环保部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今年2月20日环保部书面答复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后律师又向环保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5月8日,律师董正伟收到环保部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决定维持环保部此前信息公开行为,但表示核定相关结果后将向社会公布。(5月9日《新京报》)

如果说完整地掌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也只能从宏观上反映总体状况,在问题尚未核实清楚之前,相关数据暂时按照国家秘密进行管理,尚在情理之中的话,那么,治理污染的“措施和方法”,就不该成为“国家秘密”而“束之高阁”。目前,土壤污染严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地方的土壤及水资源已经污染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作为环保部门是不是应该采取边调查统计边治理的措施,在防止环境污染上迅速有所作为?客观地讲,调查和掌握全国土壤污染数据信息固然重要,但是把全部精力还放在调查统计上,纯属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因为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个事实,已经不给我们继续调查研究的时间,或许,这边刚调查完,调查统计人员前脚走,后脚新的污染又出现了。

况且,目前全国一些地区污染较重的局面已经形成,如果做不到全国统一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开展一些局部的环境治理总是可以的吧,而边调查边治理,“同步推进”,这才是最佳的策略和方法。其实,对于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公众早有切身的体会,一些地方污染严重的程度,也早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比如,滥采滥伐,植被受到破坏;滥用低劣的地膜,使土地遭遇“白色污染”;一些化工企业肆无忌惮排污,导致河流变色,附近村民没水喝,只能买水喝;还有的地方垃圾遍地,空气污浊,日积月累,早已不适合居住等。这些问题早就显而易见,且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为何不见环保部门有大的举措和大的动作?调查、研究、分析,再调查、再研究、再分析,总是停留在这个过程之中,难免让公众感到有些漫长,也实在是有些“等不起”。

污染,天天都在进行,污染也天天都在加剧,治理污染早已是时不我待。作为环保部门,该大刀阔斧行动了,该祭出“杀手锏”,向污染宣战了。否则,始终在做调查整理污染数据的“功课”,然后再陷入反复研究、分析、探讨、论证的“会商”,治理污染的成果我们将等到猴年马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1046 2013-05-10 00:00:00 五 今日关注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