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热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环保公益电影《迷失的家园》
晚报推荐你看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民日报》报道了
@薛蛮子、@于建嵘、@何兵等大V推荐
优酷视频点击播放突破150万次
环保公益电影《迷失的家园》
晚报推荐你看看
拍摄短片的是个河南小伙儿
一个个镜头,一个个片断令人心痛
导演乔乔在拍摄
青藏高原上的网围栏成了野生动物的一大杀手。
一只小野鸭被毒死了,另一只依偎在它身边
一只死鱼躺在干涸的河床上
黄河边偷鸟蛋的人

《人民日报》报道了

@薛蛮子、@于建嵘、@何兵等大V推荐

优酷视频点击播放突破150万次

环保公益电影《迷失的家园》

晚报推荐你看看

拍摄短片的是个河南小伙儿

一个个镜头,一个个片断令人心痛

截至昨日中午,公益环保纪录短片《迷失的家园》在优酷网上点击播放次数已经突破150万次,评论10万多条。

5月8日,《人民日报》以《“疯子”导演乔乔 “砸锅卖铁”拍公益电影》为题,报道了这位卖房卖车、甘于清贫寂寞、投身公益电影的年轻人,称他在“传递基层正能量”。

《迷失的家园》这部只有12分21秒的短片,在微博上热转,@薛蛮子、@于建嵘、@何兵等大V隆重推荐。全片没有一句旁白、没有字幕,却让人深深为之震撼。有网友说“是流着泪看完的”。

导演乔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导演,电影摄影师,“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创始人。

得知他是河南老乡后,5月8日深夜,记者通过私信尝试着与他联系。很快,乔乔让助理打来电话,只愿意交流与《迷失的家园》这部片子相关的问题,不谈个人的事情。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文

受访者供图

《迷失的家园》说了什么样的故事?

《人民日报》的报道中说,《迷失的家园》花费800余万元,拍摄了2000多个小时的自然生态纪录视频素材,剪辑成了这部12分21秒的公益微电影《迷失的家园》。

点开《迷失的家园》,翱翔于蓝天的鸟儿鸣叫着掠过天际,片中多次以鸟儿惊飞的身影和急促的叫声,分出一个个野生动物及生态破坏的小片段。

片段一:一只正在孵蛋的鹭鸟被吓跑后,一个中年男子出现在鸟窝旁,取出一枚鸟蛋,在地上磕破,看了看后丢掉,又拿起一枚,又磕破。窝里的4枚鸟蛋全部被他毁掉、丢弃。

片段二:小浪底调水调沙后,临近夜晚,4只落入水中的幼鸟张大嘴巴,声声哀鸣,眼神中满是绝望……

片段三:一只小鸭子在岸边死去,另一只小鸭子发现了,它依偎在尸体上,目光逐渐暗淡……

片段四:一只普氏原羚鼓足力气,用坚硬的角尖撞击将其圈起来的铁栅栏。它一次次地撞击,但铁栅栏坚不可摧……

还有这些:干涸龟裂的河床上,翻着白眼的死鱼;迁徙过程中的鸟群,飞临山头,突然灯火通明,到处是鸟网,枪声大作;被剥皮的野兽,被污染的河流……

网友感到震惊、愤怒、无奈、惋惜

@Cc_RocK-柴超-柴伟:人类在毁灭自己的家园啊!多少生物本该有的生活,因为人类,失去了自己的亲友,家园,自由!人不能再这样自私,如果继续,地球迟早一天要失去生态平衡!

大多数网友向乔乔表达了敬意,也有人对一些镜头提出了疑问。

@baby-闫睿说:“那个男人打破鸟蛋,是假的吧?要不然为了拍摄而伤害他们,本身就是错误。”

@老曹的奇幻映像世界:800万元拍12分钟,就这效果,连色也没调过,剪辑莫名其妙,素材也都不是高清的,而且感觉很冗长,很山寨,完全不像每分钟66万的片子,800万可以拍一部120分钟的《疯狂的石头》,每分钟66万可以拍《集结号》这个规模,但是这片子~~~~不讲了……

@阿拉法波: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那么,片中所有残酷镜头和非洲杀大象的镜头一样遥远,捕杀者也只是导演和观众心中的假想敌。叫好的人,请尊重你们的审美和智商,收起你们看热闹的那份廉价同情心。

“如果水涨得再快些,真没命了”

对于“片段一”中那个男人磕破鸟蛋的举动,乔乔委托助理解答:那组画面是用1000mm长焦镜头,在黄河对岸拍到的,对方毫无察觉。他们后来了解到,当地有个风俗,吃“毛蛋”大补。“毛蛋”就是雏鸟在蛋中孵化成形但还没有破壳的形态,那个人一枚一枚磕破鸟蛋看,应该是在寻找“毛蛋”。

“片段二”中,4只即将被上涨的河水吞没的幼鸟,网友担心它们最后的命运。

乔乔说起来拍摄过程依然后怕:“黄河调水调沙那会儿,大水下来非常凶猛,本来滩涂上是没有水的,眼看着水一点点过来,眨眼功夫,雏鸟的窝就漂起来了。如果大水一冲,肯定活不了了。那时候已经是晚上,我们也没带手灯,之前给河边的船老板打了电话,一旦出现什么情况一定要来接我们。我就在想,到底是救还是不救,因为还要背着100多斤的设备跑。助理说:‘算了。’但我心里很难受,都跑了100多米了,又返回去,把鸟宝宝救起来。然后我们就拼命跑,水都已经齐腰深了,我们把设备举起来,那情景真像电影中的情节,如果当时水涨得再快些,真没命了!”

“5年来我们仅做了一件小事”

有人认为,他们耗巨资但拍出来的只是短片且不尽如人意。

乔乔说:“纪录片的拍摄不同于剧情片。纪录片需要的是时间,尤其是自然环境影片的拍摄。每一部片子都要耗费大量时间,从大量的素材中剪辑合适的画面。拍摄过程中要携带大量设备,一天几百块钱租车费,再加上摄录器材租赁费等,一天拍摄下来,成本就是好几千。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或借来的钱,现在确实是负债累累。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郑州电视台的鼎力支持和厚爱。最终,我们是要从2000多个小时的素材中剪辑完成一部标准长度的纪录电影。这部12分21秒的公益纪录短片《迷失的家园》是为‘献礼《2012》’。”

乔乔和他的团队,一年四季风餐露宿,风霜雨雪,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享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寂寞。

乔乔说:“我是个头脑简单的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会想办法去做。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而电影却不可以不拍。这注定我将继续痛并快乐着,不舍昼夜……”

李安的御用摄影师林良忠先生非常欣赏乔乔和他的作品,曾戏谑地送他一副对联,上联:做公益,卖车卖房拍电影;下联:为环保,愿做电影苦行僧。乔乔来了个横批:自讨苦吃。

乔乔在个人微博中谦逊地表示:谢谢大家!5年来我们仅做了一件小事:只为唤起更多人的善念,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为现在和未来留住美好家园!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1058 2013-05-10 00:00:00 五 环保公益电影《迷失的家园》<BR/>晚报推荐你看看KeywordPh拍摄短片的是个河南小伙儿
一个个镜头,一个个片断令人心痛
《人民日报》报道了
@薛蛮子、@于建嵘、@何兵等大V推荐
优酷视频点击播放突破150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