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文化产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只疑云雾窟 犹有六朝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墨韵拈趣”张良书法展明日在升达艺术馆举行
“以墨韵追寻上古之美”为书法语境
“只疑云雾窟 犹有六朝僧”
明 《临江仙 赠余浩》词136cm×68cm
唐张说诗136cm×68cm

“墨韵拈趣”张良书法展明日在升达艺术馆举行

“以墨韵追寻上古之美”为书法语境

□西中文(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著名书法家、评论家)

“墨韵拈趣”张良书法展将于5月11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城东路“升达艺术馆”举办。这场“以墨韵追寻上古之美”为书法语境的展出,荟萃了作者近年来的精品之作,展现了书者实力。

张良书法完成了化蛹成蝶的艰难蜕变

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张良的作品,是在一个饭店的墙上,一幅小行草,笔法娴熟,结体工巧,古雅可爱,尤其是作品有一股静气,没有唐人的拘谨,没有宋人的习气和元明人的浮华,那分明是六朝人的感觉。想不到在浮躁喧嚣、时风弥漫的氛围下,竟有如此静心写字的书家。不由得想起唐人钱仲文的两句诗:“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其实张良是一位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年轻人,不过他在学书道路上的探索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他出生于山东青岛的一个教师家庭,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0年代初期开始学习书法,那时候字帖还比较少,他得到一本王羲之《圣教序》,如获至宝,一临就是几年。字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也得到很多人的夸奖,但他自己却非常苦恼,总感到自己学《圣教》,只是得其皮相而已。后来在古人书论上读到一句话,大意是“后人学王羲之者,赵孟兆页得其实,董其昌得其虚”,对他启发很大。他便决定从赵孟兆页入手,探寻前人是怎样理解王羲之的。这一临就是8年,从《胆巴国师碑》入手,他几乎临遍了赵孟兆页所有的名帖。

经过数年的浸淫,张良写赵孟兆页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虽然学得了宝贵的笔法,自然也沾染了赵孟兆页的习气。此时的张良,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为摆脱赵孟兆页的习气,他又重临《圣教》《兰亭》,以及颜真卿、柳公权、徐浩、杨凝式、米芾等。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他为抖擞赵氏习气,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功夫。然而就是在这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追寻和探索中,张良书法完成了化蛹成蝶的艰难蜕变。

他是堪称“得笔”的少数书家之一

张良书法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曰古厚,二曰娴静,三曰博雅。

张良书法的古厚,是他多年沉潜古人、浸淫濡染、胎息羽化的结果。张良习书30多年,从古人那里取法的过程从未间断,从不敢抛开古人,信笔挥洒。数十年来,他临过的古人法帖有200多种。张良之习古,以取法乎上为原则,大体上是以魏晋人为根干,以唐宋以后人为枝叶,重在追寻用笔变化的脉络理路,而极力避开唐以后人的习气。故张良的书法,不论是楷书还是行草,用笔都极为沉稳厚重,笔笔到位,绝无虚浮。观张良作书,动作轻灵,驾轻就熟,圆融无碍,毫无迟滞拘牵,然细观其线条,可谓笔沉墨实,如画沙印泥。书法首在用笔。古人云:“书能得笔,虽细如发,亦圆。”古今书者多矣,然足称“得笔”者并不多见,当代书家中更是稀如星凤。窃以为张良是堪称“得笔”的少数书家之一。

厚乃能古,古始能厚。古与厚是不可分的。张良从古厚入手,寻二王之韵,可谓得书之正鹄。

张良书法的娴静,充分表现在他对笔势、结体、章法和整体气息的处理和把握上。其用笔平实本分,并无刻意的夸张和作态,更没有故意制造视觉效果的欹侧摇摆和伸腿挂脚;甚至也很少使用枯笔、涨墨、飞白、洇化等技巧。刘熙载认为:为书的至高境界,乃是“笔笔还其本分,不需闪避取巧”,张良是深谙此道的。在章法上,张良能做到贯中有变,变而能贯,平正中见险绝。他不屑于使用那些拼贴、染色、做旧的小技巧,偶尔用一点色宣,基本上是用纯白宣写字。张良的这种重内涵不重形式的艺术态度,充分体现了他的自信,以及娴静高洁的艺术追求。

各体书托钵众门,集纳百家

雅致、书卷气,是帖派文人书的显著特点和至高追求。张良书法的雅致、闲逸,一望可知。走进张良作品的展厅,或翻开他的作品集,雅逸之气扑面而来,那种雅致,不是敛首低眉、故作姿态,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浃肌沦髓的冲和简淡,高蹈闲远。如果不了解作者,你可能不会相信是当代人的作品,甚至不像唐宋人的手笔,那分明是六朝人的感觉,分明有王僧虔、智永、萧子云的影子。

雅逸这种东西,有时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张良谈他临帖的方法,他虽然临过几百种帖,有些帖甚至临习数年之久,但他从未通临过哪本帖,而是从精神气息着眼,觉得哪些字、哪些段落好就反复临写,务以得其精神为旨归。张良的各体书,都不是步趋一家,而是托钵众门,集纳百家。典型的是他的楷书,他虽然遍临过钟王颜柳赵诸家楷书,然并非依榜某家某帖,而是在参得其精神之后,以自家面貌出之。其楷书不钟不王,不颜不柳,非赵非董,但又有各家的影子,用笔娴静从容而不失规矩分寸;不用勒形造势而自有仪态万方。张良的隶书也是这样。他临过很多汉隶名帖,各家的精神气格都早已溶化在他的心中,而他写出来的隶书却看不出是从哪通汉碑中出来的。创作的时候,他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用《曹全》宕逸秀润的笔势,或是《张迁》生拙苍劲的意趣来表现。写出来的东西,似有若无,可以看出汉碑的深厚气息,但却都是自己的面貌。张良对古人经典的熟稔,达到了常人不及的程度。他可以用一点一画,一个走之底、一个宝盖头的细微变化,表现几种十几种不同的古人风格。张良注重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但这决不表示他忽视技巧、功力这些形而下层面的要素,而前者恰恰是建立在后者的扎实基础上的。

应融入时代,切准时代的脉搏

雅出于博,博始能雅。张良喜读书、善思考。学书30余年的过程,也是他不断读书和思考的过程。他读过很多前人的书论,而且总能从其中的片言只语找到精神关捩处,然后去指导自己习书的实践。张良没有正式地拜过师,他以古人为师,以时贤为师,以一切值得效法借鉴的作品和同道为师。我觉得,学书者面对古往今来的无数经典,恒有一“师”字在胸中,则无处不可学;而行跪拜束修者,倘胸中无“师”字,亦未必真有所学。

张良的年龄尚在青壮,但亦入不惑,而且以他数十年来对于前人的追寻和参悟,以及由观千剑、操千曲而积累起来的自信,也应当进入“不惑”的境界。古代的书坛大家,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从而创造出光耀千古的传世经典,也差不多是这个年龄,如王献之、颜真卿等。

窃以为当前摆在张良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写出个人特色的时代风貌,换言之,亦即如何把个人特色和时代风貌完美结合。显然,时代风貌的问题,在张良的作品里还没有得到完美的体现,在这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当然我所说的时代风貌,和通常讲的追时风赶潮流不是一个概念。张良不会是一个跟风的人,然而张良却应当考虑开创风气、引领潮流的问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自己融入时代,切准时代的脉搏,历史上有成就的书坛大家,也无不是时代的产物。从这一点上来说,张良今后的艺术道路,仍然是“漫漫其修远”的。

艺术简介

张良,斋号信步堂、友晋轩,山东青岛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常委,河南省华侨书画院副院长。2006年中国青年书坛百强榜百强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500家。曾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书法交响音乐会”现场笔会,成为90位受邀书家之一。

作品获奖及入展情况:第二届“商鼎杯”全国书法大奖赛金奖,2006年《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年展银奖, 第三届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一等奖,第五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金奖。入选《书法》杂志2006年中国书法青年百强榜、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冼夫人奖”全国书法艺术大赛、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览、第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书法电视大赛、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全国首届草书大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中国书协“名家工程千人千作展”、“五百人书法精品展”、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志愿活动等。

曾出版《张良书法作品选——中国优秀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丛书(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张良书法作品集》(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1112 2013-05-10 00:00:00 五 “只疑云雾窟 犹有六朝僧”KeywordPh“墨韵拈趣”张良书法展明日在升达艺术馆举行
“以墨韵追寻上古之美”为书法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