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文化产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纸寿千年 墨润万物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首届宣纸文化节今日开幕
中国宣纸协会副会长丁少明
讲述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的情缘
纸寿千年 墨润万物
造纸原材料——青檀树
滩晒
焙纸

河南首届宣纸文化节今日开幕

中国宣纸协会副会长丁少明

讲述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的情缘

为推动河南地区宣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人们对宣纸、文房用品及相关文化产业的认知,5月10日,河南首届宣纸文化节在中州古玩城开幕,活动为期3天。

宣纸艺术是中国传统书写绘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是珍贵古籍善本保存传世的最佳材料,被誉为“纸寿千年,墨润万物”而驰名中外。河南是书画大省,自然也是宣纸的主要消耗地。以宣纸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在河南地区举办尚属首次,立意新颖。本次活动受到书画界人士的热烈响应。河南省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谢冰毅等20余位书画大家现场挥毫,用手中的笔墨表达对宣纸的浓情厚意。

宣纸之乡安徽泾县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宣纸原产地域。神奇的宣纸生产工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和广大游客,泾县人也不遗余力地把宣纸文化传播到各地,其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中国宣纸集团河南总代理丁少明。郑州晚报记者 苏瑜

背着书包到纸厂上班

丁少明18岁那年,家乡的李园宣纸厂因新增一条引线纸生产线而招聘工人,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帮父母减轻一点负担,身为长子的丁少明扼杀了自己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辍学打工,以保证弟妹们能够有足够的钱上学。

丁少明非常珍惜这次工作机会,聪明好学的他很快得到厂长的认可,被调到化验室工作,还经常被派到外地学习。厂长的信任,工作的顺利,让丁少明忘记了许多烦恼。可是家庭的贫困始终是他无法彻底解决的难题。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那是1995年,丁少明选定了投资少、风险小的宣纸册页加工作为创业的第一步。他凭借着自己的诚信和人缘,赊来了砖瓦和木材,在家里的自留地里盖了几间平房。加工厂有了,原材料仍旧没有钱买。他多次到宣纸生产厂家去,最终打动了负责人。他还从小岭宣纸厂请来了师傅进行指导。师傅也被丁少明的精神所感动,特别教了他一些加工技术和关键的窍门。丁少明很快就掌握了制作册页的技术要领,并能够独立制作了。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原来师傅所传授的基础上,丁少明独创了几款新的品种,经过经销商推介,客户反映很好。于是他又请来了几位帮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册页制作数量,慢慢地,库存越来越多。丁少明及时发现了问题,由他人代销,将始终处于被动,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变被动为主动,亲自走出去与商家联系,开辟自己独有的销售渠道。于是,丁少明又开始了营销之路。

从生产到销售的跨越

传统的宣纸销售模式,都是游击式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就像孩提时在河沟里捉螃蟹一样,挨个挨个去寻找买家,去推销,丁少明开始也是沿着这个模式走的。一段时间后,他感觉到这种营销方式既费财也费力,而且价格也卖不上去,利润空间很小,真正多的利润都被经销商赚去了。他想,人家能在某个城市设一个店经营文房四宝,我为什么不可以呢?为此,他上北京,下广州,到成都,走郑州,几经调查与比较,最后确认郑州是经营的理想之地。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中原文化千年不衰,文化底蕴深厚,而且郑州交通便利,可辐射周边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的开封、洛阳、南阳等城市。”丁少明至今还为自己当年的决定而自豪。他说,是郑州成就了他的事业。

1998年4月,丁少明在老坟岗西太康路租了两间门面房,取名“徽宝轩”,以经营宣纸、书画纸为主,兼营名人字画、笔、墨、砚等。刚开始没经验,守株待兔,一个月下来,门可罗雀,少有人问津。想到每天的房租、日常的生活开支,为开店借下的债,丁少明心急如焚。可急也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创新一条新路子。他反复思索与琢磨,能否以“徽宝轩”为名向全市撒网,甚至向周边城市辐射?他印了很多名片和产品介绍,准备了产品样本,到相关的大专院校、书画院、中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和经营文化产品的商家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开始有人打来电话咨询宣纸的品种、规格、产地、价格等情况,陆续的也有用户来店里选购产品,慢慢地,店里人气旺了。半年时间,除去各项费用,丁少明净赚了10多万元。

初尝甜头的丁少明并没有就此享受安逸。如何用好这第一桶金?2001年3月,他在老家建造了一个书画纸厂,生产多种规格、品种的纸,以降低经营成本。与此同时,他极有远见地拿到了中国宣纸集团河南省的总代理权。有了这个基础,丁少明开始扩大经营,在郑州增加店面,并购买汽车为客户送货,扩大销售范围。从此,丁少明在宣纸经营方面开始真正崭露头角。

盈利之后的文化回归

说起文房四宝,古玩字画,丁少明如数家珍,让人感觉他并不像是一位商人,反而像业内学者。他谦虚地说,近朱者赤。这么多年来,除了正常经营外,闲暇之余常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还经常和业内人士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和自己的顾客深度沟通。否则,在他们眼里,自己充其量不过是个卖东西的。”

在郑州经营多年,丁少明在河南书画界有着良好的人缘。张海、李刚田、马国强等人先后为其“徽宝轩”题写牌匾,也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河南书画氛围很浓,更有一些大家,他们不但艺术造诣深厚,为人也很谦虚。”丁少明说有一些事情让他非常感动和敬佩。他回忆说,王稼祥纪念馆扩建时,家乡人希望能邀请张海先生题字。虽然与之有交往,但丁少明还是有些忐忑。没想到,张海先生不但题写了馆名,还主动写了好多对联,表达自己对革命烈士的敬意,对宣纸之乡的尊重。这也让丁少明更加热爱自己从事的宣纸事业。

立志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申报方中国宣纸集团被确定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单位。2011年,中国宣纸集团又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丁少明想整合资源,利用自己现有的平台为传承宣纸文化做一些事情。要通过什么形式和渠道来实施这一愿望呢?这成了丁少明彻夜难眠的难题。

经过数月的走访、考察、论证,并征得县、镇领导的认可,他决定在丁家桥镇经济开发区投资1.65亿元建一座宣纸文化产业园。“占地面积约80亩。该产业园的成立旨在保护和传承中国宣纸的传统制作技艺,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宣纸和书画纸系列产品。”

丁少明说,是郑州这座城市成就了他,成就了他的“徽宝轩”,将来产业园建成之后,他会以此为托,多做一些公益活动和项目,让中原的书画爱好者、传统文化爱好者,免费到宣纸之乡去看一看。“希望产业园能成为豫皖之间一座文化桥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1115 2013-05-10 00:00:00 五 纸寿千年 墨润万物KeywordPh河南首届宣纸文化节今日开幕
中国宣纸协会副会长丁少明
讲述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