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设黄河滨河公园 谁将受益? 2011年年初,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年7月19日,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评审会召开,在郑州东、南、西三个方向各有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二七运河新城组团的情况下,北区终于“补齐”。 该规划显示,郑州沿黄1164.16平方公里将化身为郑州黄河滨河公园。这意味着,作为郑州都市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北区,在沉寂多年之后,终于有了一个纲领性的发展思路。 郑州晚报记者 梁冰 黄河滨河公园规划 让郑州北区价值再提升 2011年初,“中原经济区”构想上升到国家战略。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全面实施沿黄滩地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沿黄生态涵养带”、“发展黄河文化生态游”等战略。 鉴于此,郑州市委提出要对郑州市行政区划内黄河入市口到出市口沿线进行整体规划,打造黄河滨河公园。 黄河流经郑州段的150公里区域,终于要进行大开发了。同年7月,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2011~2030年)评审会召开。专家认为,该规划对郑州市的发展及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将“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确定为“五大战略”之一,这是目前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唯一具有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和功能的经济区域。 专家指出,这一定位既充分体现了中原经济区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深厚的优势,也顺应了时代发展对文化软实力的要求,通过推动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众所周知,黄河周边是中华文化精髓的所在地,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黄河周边有许多古文化遗址,如河洛历史文化区、邙岭、伊洛河等人文、自然资源,新密新寨古城、偃师二里头城址等。 在以前,黄河还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是中华民族聚集和生活的地方。因此,郑州市一直致力于黄河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曾经提出要把沿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黄河南岸的自然景观、休闲度假结合起来,形成黄河南岸集文化、生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发展新区域。 作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滨河公园”的规划建设,将使北区在“北移东扩”之后,区位价值再次得到提升。郑州北区——生态宜居新城,实至名归。 跨黄河向北发展 郑州北区地位优势再彰显 《黄河滨河公园总体规划》,这个致力打造黄河南岸约1000平方公里的中长期建设规划构想,不可谓不宏大。与东扩不同,北移的时代背景是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规划提出的“黄河文化都市休闲核”即是对此的一种积极回应。 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总体规划提出,该区域将着力打造“一核、两带、三心、四组团”。 一核即黄河文化都市休闲核;两带即沿黄生态经济发展带和滨黄河生态修复带;三心即巩义黄河文化旅游集散中心(河洛)、荥阳黄河生态农业发展中心(高村)和中牟黄河生态旅游集散中心(雁鸣湖);四组团分别是黄河历史文化体验组团、黄河生态农业发展组团、黄河风景名胜休闲组团和黄河生态旅游度假组团。 这个公园规划范围东起郑州东行政区界,西抵郑州西行政区界,南起连霍高速,北至黄河中心行政区界,总面积1164.16平方公里。 据介绍,郑州黄河滨河公园的功能定位,是依托城市群而形成的文化生态型产业发展带,综合生态经济示范区,成为郑州都市区北部的生态走廊、经济走廊、文化走廊,成为郑州都市区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增长板块。 在规划目标上,要将郑州黄河滨河公园建设成为以生态、文化、旅游、会展、休闲度假等产业聚集,与和谐社会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低碳、宜居、科技”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功能组团。 业内人士呼吁,沿黄区域还应有更大的规划,除了发展南岸,要跨过黄河向北开发,进一步拉大郑州的城市版图,按照特大型城市的规划来发展郑州。 决策者早有远见,郑州市委、市政府要求,黄河滨河公园要积极与焦作、新乡呼应发展,发挥郑州都市区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成为郑州市综合生态经济示范区,使之成为都市区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 至此,假以时日,郑州北区将成为连接新乡、焦作三城的桥头堡,区域优势自然更加凸显。 生态经济带气势恢宏 组团发展下契机再现 一向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天然的地貌特征,给人以“厚重”感觉的郑州北部沿黄区域,因为距离主城区更近,并且开发较早,交通也更加便利。早在多年前,就成为高端住宅的聚集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作为郑州市“东移北扩”战略下的发展重点,郑州北区从开发之初,就是房地产供需最为旺盛的区域。发达的交通网络、完善的配套设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土地,都让郑州北区充满吸引力,其商品房成交量、供应量都曾在郑州楼市领先。 花园路、文化路、南阳路、经三路、农业路、东风路,这片郑州市中心城区北面“四横两纵”的热点地带,在多家房地产开发商的沸腾销售中宣告饱和后,107国道以西、连霍高速以南、南阳路以东,这一被房产界和市民在概念上曾定义为郑州北部新城的区域,成了地产的逐鹿之所,竞争如火如荼,楼盘密布。 此后,地产资本沿郑花路一路前行,过连霍高速公路,房产集结在惠济区桥南新区。这一区域的房地产开发火热,南起北环路、北至贾鲁河、全长5公里多的“迎宾大道”,两旁的土地已被风格各异的楼盘围合起来。众多的社区,以及随之而来的市政、道路、公共交通、商业等大型生活配套设施,给居住于此的人们提供着便捷生活的条件。 自西环城高速路向东,沿黄河湿地前行,东至京珠高速公路,沿线串起黄河游览区、清华·忆江南游闲度假区、思念·果岭生态旅游区及已建和在建的黄河湿地保护林生态景观带、丰乐农庄、富景生态游乐园等。这些生态旅游项目相连,形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带。 毫无疑问,生态宜居是北区的先天优势,也是未来城市发展和人居发展的基础,在郑州都市区“组团发展”的框架下,在黄河滨河公园的规划下,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需要人们思索。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