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招生直通车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这两项政策是咋回事儿?晚报为您解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全国增至3万个,新增本科主要面向中西部省份
“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全国18.5万个,河南占4.74万席,全国第一
这两项政策是咋回事儿?晚报为您解读
18.5万个“协作计划”,河南占4.74万个,全国第一

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全国增至3万个,新增本科主要面向中西部省份

“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全国18.5万个,河南占4.74万席,全国第一

为促进教育公平,国务院15日召开会议宣布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具体有: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使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

这两项政策是怎么回事儿?哪些学生可以报考?专业设置如何?优惠政策有哪些?考生和家长不妨了解一下。

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解读一

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今年增加2万个

去年,国家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安排了1万个重点高校招生计划,今年,这一数字增至3万。

招生区域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

新增本科计划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大、农村考生多的中西部省份。

专项计划是怎么回事?设哪些专业?

2012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出《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决定自2012年起,“十二五”期间,每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招生计划,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专项计划以本科一批高校为主,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以农林、水利、地矿、机械、师范、医学以及其他适农涉农等贫困地区急需专业为主,采取单列计划、单设批次、单填志愿、单独划线的办法,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

哪些考生可以报考专项计划?

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需具有贫困地区户籍和当地高中三年学籍,符合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的学生。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未完成计划公开征集志愿。

去年我省有26个县划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洛阳市的嵩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等4县

平顶山市的鲁山县

三门峡市的卢氏县

南阳市的南召县、内乡县、镇平县、淅川县等4县

信阳市的光山县、新县、固始县、淮滨县、商城县、潢川县等6县

驻马店市的新蔡县

开封市的兰考县

商丘市的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等3县

周口市的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淮阳县、太康县等5县

专项生入校后享受啥待遇?

专项生入学报到时不迁转户口,户籍暂且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就业报到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工作所在地区。专项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转学,不转专业,与其他学生同等享受奖助学金政策。

毕业后回到户籍所在县就业创业和服务的专项生,将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去年,我省专项计划录取考生1038人

2012年,河南省26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获得1088个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多以适农涉农等贫困地区急需专业为主,其中我省的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分别承担了100个和85个专项计划。

经一、二志愿投档和征集志愿运转,117所学校共录取1038人,其中文科191人,理科考生847人。50个计划缺额加上部分学校新增的5个招生计划,55个招生计划与本科一批共同征集志愿。

今年各高校招生政策向农村考生倾斜

今年,各高校招生政策向农村考生倾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面向贫困地区招收定向生专项计划30人,其中7个投放在河南。

清华大学今年自主招生继续开展“自强计划”,为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提供更多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今年,我省有6名学生入“自强计划”,他们可享受30~60分的加分投档优惠政策。其中,洛阳市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的赵浩陪可加60分,获得这份幸运的学子全国只有10人。

北京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要求候选人中农村户籍考生比例不得低于20%,对国家明确的重点农村扶贫开发地区可给予重点扶持。

今年,我省郑大、河大继续承担专项计划招生任务

去年,郑州大学专项计划招收贫困地区学子100人,其中理科70人,文科30人,9个招生专业都是贫困地区急需专业。河南大学的专项计划去年面向省内招收贫困地区学子85人,考生可报考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等文、理共12个专业。

昨天,郑州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今年我校已安排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100人,面向县乡免费医学定向50人,增加了广西、云南、贵州、陕西、青海、宁夏和新疆等西部省区的招生计划。”

“教育部可能还会下一些计划,去年全国1万名的时候,郑大承担100名,这次主要面向‘211’学校,今年这个数字应该还会增加。”该校招生办公室主任刘建华说。

河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今年,该校在我省投放的专项计划为50人。

省招生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表示,我省将于近期出台具体政策,考生到时可关注。

解读二

“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河南配额最多,4.74万个

今年,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其中河南占4.74万个,全国第一。

什么是“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2008年,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以下简称“协作计划”),每年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拿出一部分,安排给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由其所属公办高校承担,专门面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升学压力大的省份招生。

2008~2012年,“协作计划”从3.5万人扩大到17万人,惠及内蒙古、山西、安徽、河南、广西、云南、贵州、甘肃等8个中西部省(区)。5年来,相当于在东部地区建设了68所专门面向中西部考生、每年招生2500人的公办普通高校。在“协作计划”的直接影响和引导带动下,2011年,中西部考生入学人数比2007年增加约52万人,8个“协作计划”受援省的高考录取率均超过60%,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10个百分点左右。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国家“协作计划”增至18.5万个,其中,给河南4.74万个,居全国第一。“这些计划的供给高校都是知名度较高的名校,这给想出省读书的河南学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协作计划”历年在豫配额情况

2008年,全国3.5万个,河南6900个。

2009年,安排给河南1.27万个。

2010年,河南3.2万个,居全国第一。

2011年,全国增至15万个,我省3.8万个。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3122 2013-05-17 00:00:00 五 这两项政策是咋回事儿?晚报为您解读KeywordPh18.5万个“协作计划”,河南占4.74万个,全国第一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全国增至3万个,新增本科主要面向中西部省份
“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全国18.5万个,河南占4.74万席,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