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6版:郑州市“三大主体”工作巡礼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巩义市高山村
演绎现代版“愚公移山”
须水街道扎实推进
全域城市化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昔日沟壑纵横黄土坡
今朝花红柳绿生态村
巩义市高山村
演绎现代版“愚公移山”
风景如画的高山村

昔日沟壑纵横黄土坡

今朝花红柳绿生态村

巩义市高山村

演绎现代版“愚公移山”

初夏的巩义,天空碧蓝如洗,巩义市永安街道办事处高山村村内道路两边绿树成荫。一幢幢红顶绿墙的民居,一座座整齐排列的塑料大棚,气象清新。

高山村位于巩义市永安街道办事处北部,现有村民101户390口人。近年来,特别是以吴同仁为村委会主任的新村委会上任以后,高山村发扬“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准备用3年时间,造地600多亩,将高山村扩大3倍。

如今高山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并先后获得了郑州市新型农村建设示范村、郑州市林业生态村、河南省生态文明村、郑州市生态文明村、巩义市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郑州晚报记者 孙庆辉 见习记者 张朝晖 文/图

填沟造田 高山村3年要再造3个“高山”

昨日,在高山村绿源花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李全法的陪伴下,我们踏上了这块仅有“两岁”的土地。“你们早来一个月就好了,花圃里全是花,好多人都来拍照留念呢,保准你看得眼花缭乱。”

今年49岁的李全法家住巩义市区,是地道的城里人。2011年10月,李全法带领全家承包了高山村新造的这240多亩“田地”,两年来前后投资300多万元,种植红叶石楠、海棠、樱花、榆叶梅等30多个品种,来自北京、山东、内蒙古等地的客户络绎不绝,供不应求。

村民吴建安也承包了8座大棚8亩地,种植蔬菜,李全法和吴建安承包的土地,是高山村填沟造田复垦的耕地。“俺村基础差,底子薄,出门不是高坡就是深沟,庄稼地看着就像一小块儿一小块儿补丁,都是巴掌大。”高山村村委会主任吴同仁说,“收割机第一次来俺村割麦,别的村一亩地收40块钱,俺村一亩地收80块钱,第二年一台收割机都请不来了。”

2011年,两委班子举全村之力,起早贪黑,平整土地,填沟造田,一下子复垦了240多亩良田,“我们还要再造400多亩,等于再造了3个高山村。”村委会主任吴同仁豪迈地说。

引水灌溉 小山村有了3个小公园

走进高山村,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绿柳成荫,月季花迎风摇曳,令人心旷神怡。

“高山村过去十年九旱,多少年都是靠天吃饭望天收。”村委会主任吴同仁介绍说,“邻近的巩义二中每天排放生活废水500多吨,不科学利用白白流失可惜了,我们铺设管道,建蓄水池,现在变废为宝,浇菜浇花浇庄稼,多好啊!”

吴同仁今年48岁,2009年以前跑个体运输,每年都能收入几十万元,2009年被群众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吴同仁就和村委会干部一起,商议把农业发展当做重点,邀请专家设计引来了巩义二中的生活废水灌溉,不仅改变了十年九旱的局面,还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0亩。

有了水,高山村还“见缝插绿”,在村内主要道路两边进行绿化种植,对村民家中实行庭院式绿化。村里建设生态小公园3个,新增绿化面积1300平方米。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生态乐居 巩义首个开通天然气的村庄

近年来,高山村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下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通了1公里长的村里主干道水泥路面,改造厕所94个,改造污水沟1500米;开通了全村的无线广播和闭路电视;实现了改水、改厕、改环境,通电、通路、通水、通网络的目标。

今年通过努力,村里又成功安装了天然气。“高山村是巩义市第一个开通天然气的村。”吴同仁说。

高山村还在村中心新建文化广场500平方米,投入30多万元建设了篮球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图书室,购置了文体活动器材和3000册图书,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让群众在茶余饭后有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3163 2013-05-17 00:00:00 五 巩义市高山村<BR/>演绎现代版“愚公移山”KeywordPh昔日沟壑纵横黄土坡
今朝花红柳绿生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