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突出规划先行 构筑城市新格局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纲,航海西路街道在发展建设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依法规划、规划民生”的原则,立足长远,合理布局,有序建设。 准确定位,注重编制规划的科学性。街道围绕打造活力繁荣和生态宜居航海西路街道的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科学合理规划好辖区的发展远景,围绕三环内城中村改造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做到改造一个,繁荣一片;引导制定三环外四村六平方公里区域规划,打造集商贸、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居民生活小区。 立足实际,把握布局规划的可操作性。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把中原区建成我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蓝图,航海西路街道坚持可持续发展、服务大众和统筹全局的指导思想,以房地产项目为带动,持续规划、建设,形成了商业氛围浓厚、人居和谐的帝湖商贸圈、秦岭路商贸街、中原新城步行街(陇海路至前进路段)3个以餐饮、楼宇经济、服务业为主的三产聚居区。同时,街道将文化、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绿化等现代化的公共设施合理配置,促进了城市全面协调发展。 突出综合治理 提升城市新品位 航海西路街道办坚持城镇建设和综合治理同步推进,实行部门联动,抓住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开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辖区综合治理。在综合治理中,街道始终坚持和谐拆迁。街道积极将重点工程任务和新型城镇化任务相结合,在“两环十七放射”、华山路打通工程、东石羊寺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中,把重点工程的拆迁任务作为所在村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部分进行,千方百计地保障群众的基本利益,以让群众获实利、得实惠为出发点,确保快速、平稳、有序地推进拆迁工作。在改善市容市貌方面,街道深入广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中、小餐馆和“五小”店的长效管理,加大辖区内“摊点”整治力度,开展爱国卫生大清扫活动,对辖区主干道实行全天“垃圾日产日清”, 全面提升辖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在严厉打击违法用地方面,街道建立长效整治机制,专门成立专项整治活动执法组,坚持不间断巡查,加强执法宣传,联合区执法局、国土局、建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出动人员、车辆,多次开展大规模违法建设专项治理行动,进行强制拆除违法违章建筑,有力地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 中原区航海西路街道地处城乡交界处,总面积13.51平方公里,辖区内有9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秦岭路、陇海路、航海路、西三环、南三环等主要交通干道经过,常庄水库、金水河、贾鲁河、南水北调运河在辖区内纵横交织,南水北调工程、郑少引线、西三环高架、陇海路高架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使航西成为一个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的宜居之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航海西路街道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地以全域城市化为主线,全力打造活力繁荣航西,实现了自我突破,自我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荣获2012年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十强”街道办事处。 郑州晚报记者 董占卿 通讯员 宋桂花 任凌彦 文/图 突出项目抓手 提升统筹发展能力 航海西路街道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注重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由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向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转变,按照“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打造亮点”的原则,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项目推进机制,该街道创新责任落实机制,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坚持所有重点项目同步推进,实施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周例会、月通报等措施,确保重点工程如期完工。改善城中村拆迁模式,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建立改造改制相结合的新机制,强化教育引导,紧紧依靠村组干部、党员代表、联户代表,发挥基层基础作用,变被动拆迁为主动拆迁,最终实现和谐拆迁。完善项目建设监管机制,涉及拆迁项目街道提前介入,建立起针对城中村改造安置区工程质量、建设进度以及重点工程等项目建设的监管机制,主动避免因项目建设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大规模群访事件。探索城乡发展新路径,树立“城乡统筹,全域规划”的理念,按照“散居变聚居、管理社区化,农民变市民、保障均等化,打造综合体、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以及打造活力繁荣和谐航西的定位。通过项目建设、招商推介等渠道,边干边建,力争实现“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一体化,基本建成发展更加科学、经济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和谐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区。 突出民生为本 努力提高幸福指数 据了解,航海西路街道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创业富民、保障安民、发展惠民,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加广泛地惠及民生。具体的做法是:一是推进创业富民。积极动员辖区广大干部群众投身重点项目建设,以典型引路,大力推介创业经验,因村因人制宜,突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各项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保障安民。将健全辖区居民保障体系作为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侧重抓好城乡社会保障的全覆盖,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三是发展惠民工程。一方面,认真开展环境整治。针对当前辖区农民居住较为分散,村容村貌较为落后的实际,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全面落实保洁责任,努力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好各项惠民工程。重视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加快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善群众“看病难”问题。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