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7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16岁女孩辍学在家 渴望学一技之长养妈妈
努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军民同心 融合发展
努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郑州市双拥工作纪实

5月20日,“郑州市双拥表彰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动员大会”召开,会议表彰了双拥模范城(县、区)、双拥模范单位和双拥先进单位,号召全市上下为实现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年来,我市坚持军民同心、融合发展的理念,讲大局、重机制,抓重点、促落实,动真情、办实事,重宣教、树典型,推动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沉甸甸的奖牌,记录着我市广大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辉历程……

郑州晚报记者 王继兵 裴蕾

>>>加强领导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我市各级各部门党委、政府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统筹安排,特邀省军区首长担任市双拥指挥部政委,市党政军一把手亲自挂帅,四个班子分管领导及警备区首长组成双拥工作指挥部,各县(市)、区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议军会、双拥指挥部领导办公会形成制度,明确县(市)、区双拥领导小组和各成员单位双拥工作职责,形成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军地之间密切互动的工作格局。

>>>丰富内涵带动双拥热情

每年元旦、春节、八一期间,我市在各媒体开辟“国防天地”、“双拥专栏”,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抗战胜利65周年期间,开设老功臣、老战士、拥军模范专访栏目。组织双拥宣传日、国防形势报告会、双拥文艺晚会、军地座谈会等活动,增强全民双拥意识。

在“神九”飞天期间,对女航天员刘洋的家庭进行慰问,市级媒体集中宣传刘洋的事迹;对防空兵学院教员张弓胤坚持每月以邮寄“爱心包裹”的形式资助3名贫困学生的事迹进行了长篇报道;推选市拥军模范薛让妮参加“感动郑州”人物评选,宣传她20多年如一日关爱驻军孤儿战士的感人事迹。这一系列活动都充分带动了群众参与双拥活动的热情。

>>>落实政策关爱优抚对象

把双拥优抚政策落到实处,是我市双拥工作的突出特点。2010年12月,我市对往年任正团职满3年未安排实职的军转干部全部调整安排实职领导岗位,此项举措在部队和军转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我市成立了退役士兵培训中心,接受退役士兵12836人,自谋职业率达到60%。在乡复员军人的定补标准高于国家标准,2012年城乡义务兵全部优待,标准为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倍。我市还出台了《郑州市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实施办法》《郑州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推行“一站式”服务。

>>>倾注真情支持驻军建设

市财政累计用于支持部队建设经费3.97亿元。我市累计发放未就业随军家属补助金4147人次,发放金额1394万元,有1012名现役军人子女享受了普通高中招生降分录取优惠政策。每年元旦、春节、八一节期间,市和县(市)、区两级党政军领导带队,看望慰问驻军官兵,赠送慰问品价值2400万元。市领导带队慰问参加轮战和演习的驻郑部队官兵,共赠送参战参训部队慰问金150多万元。

>>>拥政爱民

情系第二故乡

关键时刻当尖兵,驻郑部队十分重视拥政爱民工作,组织部队积极为“第二故乡”建设尽心出力。

驻郑部队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发展目标,以实际行动为郑州发展做贡献。

省军区组织所属部队开展了“支援新农村建设五个一工程”帮扶活动,驻郑部队共定点援建我市30个贫困村、42个农村医疗卫生室,资助866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驻郑部队为驻地困难职工群众捐款捐物计380多万元,为驻地群众义诊3.2万人次。警备区组织驻军在黄河滩区义务植树5万多棵,营造了近600亩的“爱民生态防护林”。

2010年玉树地震后,驻郑某部派出341人组成的野战医院,第一个到达灾区,被灾区人民称为“高原上的生命方舟”。驻郑军事院校积极推广民用科技成果,与我市企业签订了55项合作项目,30多个军民两用科研成果实现转化。

作为六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的城市,“双拥城”已经成为一项崇高的政治荣誉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成为展示郑州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金字招牌。

我们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坚持军民同心,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大好局面,继续朝着“七连冠”的目标迈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4554 2013-05-22 00:00:00 三 努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KeywordPh——郑州市双拥工作纪实军民同心 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