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3版:河南产业集聚区巡礼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内乡速度:从考察到生产只用5个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内乡县产业集聚区:采用“种葡萄”发展模式来实现产业扩张
内乡速度:从考察到生产只用5个月

内乡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4年之前还头顶“宛西洼地”的称号,如今的内乡怎么会有这么天翻地覆的变化?

“政府很支持我们,有什么困难跟政府说一下,过几天就会解决了,或者帮我们一起想办法,所以我们在这里投资觉得很舒心。”河南明超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明海说。“我们来这里投资的4年多时间里,时时都能感受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所以我们的企业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姜国栋说……在采访企业老板时,记者已经找到了答案,之所以内乡能够吸引企业飞落,就是政府一直树立的“服务”意识。

对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

“发展工业仅靠搭建好创业平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营造好的创业‘小气候’。”内乡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海林说,他们对待企业提供的是“妈妈式”服务,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位“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存有外心。

说到这里,徐海林并没有一直向记者夸赞政府多好多负责,而是举了两个小例子。

“还记得2008年,飞龙公司来内乡集聚区选址,看中了他们现在已经建设的区域,而当时这块儿区域是决定要建内乡县委、县政府的办公楼的,但是得知飞龙想要在这块儿地上建厂时,整个县委、县政府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立即决定让出这块儿地,先把企业服务好。”徐海林说,直到现在,内乡县委、县政府依旧设置在旧的办公楼里。

此外,徐海林又讲述了让企业老板们惊叹的“内乡速度”。据了解,联合投资3.8个亿的“鹏翔科技园”入驻内乡集聚区前,该项目从考察到签约只用了6天,从签约到奠基用了18天时间,而从开工到一期工程产品下线不足5个月时间……创造了项目建设的“内乡速度”。

“让利客商就是最好的解放思想”、“服务项目就是最大的政治”、“招商引资就是一号工程”,这是内乡县委、县政府近年来提出的口号,而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内乡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采用“种葡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扩张

想要把商招进内乡,政府的“服务”意识很重要,同样地,集聚区的发展模式也很重要,内乡采用的是“种葡萄”的发展模式来实现产业扩张的。

“在招引新项目中,我们主要围绕重点企业上马配套项目,实现‘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一个集群—一个基地—一座新城’的扩张模式。”徐海林说,这就是内乡的“种葡萄”发展模式,既抓“顶天立地”,又抓“铺天盖地”,既靠大项目形成支撑、实现突变,又靠中小项目扩张总量、形成集权,用产业的主线把一个个项目穿成串,使项目梯次推进发展壮大。

徐海林说,接下来,内乡县委、县政府各级人员都将围绕着机械电子加工和新型建材两大主导产业进行招商,按照上游招下游、下游印上游、补齐产业链的思路,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形成“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种葡萄效应。

着力打造百亿元产业园区

内乡集聚区的快速建设,推动了湍东新城的华丽转身,同时也给县委、县政府和内乡人民增加了更多的自信和优势。

“我们取得的成就都是一点一点努力得来的,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还应该保持谦虚的心态,继续向前。”兼任内乡县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的樊翠华说,结合内乡县目前的发展情况,2013年产业集聚区力争引进亿元项目5个以上、新开工项目8个、新签约项目12个,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工业项目投资70亿元,力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税收突破3亿元;新增从业人员3000人。

最后,徐海林说,2013年,内乡县还会将以商招商作为招商重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汽车配件加工配套项目入驻,着力打造百亿元产业园区,并且将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既坚定不移地对外招商,又坚定不移地支持现有企业扩张发展。

老杨点评

服务也是生产力

中国产业集聚区网首席顾问

杨建国

4年磨砺,传统农业县内乡果断练剑,围绕工业短板做文章,巧借东风,弥补软肋,发挥优势,借助产业集聚效应,从“宛西洼地”中矗立起一座工业新城。

没有做不到,只有不敢想。内乡县产业集聚区正视差距,创新思维,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拿出“拼命三郎”的勇气和“壮士断臂”的决心,突破求变,不仅扭转了工业不振的颓势,更以“内乡现象”、“内乡速度”、“内乡名片”在河南的产业集群建设大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夹缝”生存中弯道超车的典范。

站位高远,瞄准未来,在奋勇赶超中,内乡走一步看十步,但每一步都走得脚踏实地、掷地有声,因为存在差距,所以内乡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由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内乡在承接产业之时更深知机遇之宝贵。

产业集聚,链动发展,为了甩掉工业弱县的包袱,内乡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明确目标,立足优势,强力引资,将项目带动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吸引生产要素集聚,从主攻龙头企业到招引相关配套项目入驻,内乡县产业集聚区的倍增效应日趋强劲,俨然成了富民增收的金钥匙和打拼创业的主战场。

服务也是生产力。基于工业发展起点低、底子薄,内乡县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把引进大项目、大企业作为拉动工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另一方面,将品质服务作为招商引资的“不二法门”,“服务项目就是最大的政治”,拼服务,比真诚,不求服务惊天动地,只求服务春风化雨,以服务引商,以真诚留商。

往昔的“大洼地”,今日的“小巨人”,内乡的工业嬗变既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内乡人不怕难、不服输的精神,也让人对产业集聚效应的无穷魅力和巨大力量由衷折服。假以时日,内乡必将再闯出一个更辉煌的未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4564 2013-05-22 00:00:00 三 内乡速度:从考察到生产只用5个月KeywordPh内乡县产业集聚区:采用“种葡萄”发展模式来实现产业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