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华网
身份的“世袭”值得全社会警惕
“逼捐”岂能如此理直气壮
0523bmw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逼捐”岂能如此理直气壮

□欧阳崧(媒体人)

慈善成为敛财的借口,哪怕资金用途再合理也难以抹去其灰暗色彩。倘若红会真的需要钱,直接由政府财政划拨岂不更方便?在权力的庇佑下,红会更像是“假借虎威”的狐狸,没有丝毫重建公信的诚意,而是默许用权力为自己开道,这样的慈善显然病入膏肓。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江苏盐城下辖各县市区以文件形式要求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等为当地红会的“博爱万人捐”活动捐款,遭舆论质疑。对此,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李新平日前回应,这些财政供养人群的收入相对稳定,对他们提这样的要求,“我觉得一点不过分”。

(5月22日《京华时报》)

红会采取“逼捐”的方式筹款,显然会让公职人员反感,“逼捐”100元必然将潜在的10000元善款推远。在公信力受损的境况下,勉强可以将“逼捐”视为特殊举措,然而红会却将“逼捐”视为正常途径,还企图以此给社会做榜样,这就是对慈善的亵渎。

依李新平副会长看来,用下发文件的形式要求公职人员捐款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收入稳定,并且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其实,这种理直气壮的“逼捐”,就是利用权力乱作为,变相搜刮公职人员的财产,只会让他们愤懑,降低慈善应有的纯度,何谈榜样示范作用?

据媒体报道可知,盐城当地组织的“逼捐”行为,公职人员工资遭到强制扣除,且不限于红会“博爱万人捐”活动,名目繁多。“逼捐”给公职人员造成困扰,彻底违背慈善的原则,罔顾自愿性,剥夺独立性。今天以“慈善”名义逼捐,明天就可能以“爱心”名义逼迫献血,后天就会以“扶弱”名义强征义工……

慈善成为敛财的借口,哪怕资金用途再合理也难以抹去其灰暗色彩。倘若红会真的需要钱,直接由政府财政划拨岂不更方便?在权力的庇佑下,红会更像是“假借虎威”的狐狸,没有丝毫重建公信的诚意,而是默许用权力为自己开道,这样的慈善显然病入膏肓。

“逼捐”合理的论调表明,红会公信缺失并非源于郭美美事件,而是其自身不愿和权力诀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是难以坚守诚信、公平、透明的慈善组织原则,这才是红会“深陷泥沼”的根源。理直气壮的“逼捐”让红会省心省力,也终将让其在权力的迷药里沉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4904 2013-05-23 00:00:00 四 “逼捐”岂能如此理直气壮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