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4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晚报登封晨刊与您更亲近
王学忠:嵩山脚下的“光明大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走进登封医疗文化,探访百姓的健康保护神
王学忠:嵩山脚下的“光明大使”

战国时期医学家秦越人,医术高超,治愈患者无数,百姓敬他为神医“扁鹊”。如今,在嵩山脚下,登封市妇幼保健院眼科专家王学忠,从医27年来,让2000余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被人们称为嵩山脚下的“光明大使”。

身为登封市政协委员、登封市模范党员的王学忠,由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曾先后获得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2007年被聘为郑州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见习记者 刘会宾/文 苏爱云/图

神医是怎么来的

“俺做梦也没有想到,眼睛还能再次看见东西,真是太感谢王医生了。”昨日上午,86岁的赵银西给记者打来电话,显得异常开心。

家住卢店镇卢西村的赵银西曾是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患白内障已有3个多年头,曾先后到郑州、漯河等地治疗眼睛,一直没治好。

正在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亲戚告诉赵银西,登封市妇幼保健院眼科的王学忠医生医术高超。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赵银西老人来到登封市妇幼保健院眼科找到了王学忠。

经过多种检查,赵银西被确认为老年性白内障,需做个小手术。王学忠亲自主刀,给赵银西做手术。手术两天后,视力只有0.2的老人家恢复到了1.0。当赵银西睁眼看到清晰的事物时,不禁激动地说:“这才是神医啊!”

治愈患者2000余人 人人称赞

真有赵银西老人说的那么神吗?随后,记者来到了登封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室一探究竟。1.7米左右的个子,两眼炯炯有神,一身白大褂的王学忠正在给病人看病。记者进去时,屋子里围了10多名眼病患者。一名姓程的女士说,俺也是听别人说王医生看眼看得很神,慕名而来的。

1966年,王学忠出生于东华镇南店村。1983年,17岁的他,从登封一中毕业后,如愿以偿考入新乡卫生学校。毕业后,在大金店镇中心卫生院开始了他的医生生涯。2001年被调入登封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工作至今。

记者了解到,王学忠从医27年来,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000多例。记者看到,眼科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写着“医术精湛 妙手回春”、“重见光明 医德高尚”的锦旗。王学忠说,这些都是被他治愈的患者送来的,应患者要求挂在上面的。

医术高超的他医德亦高尚。2006年,一矿工在工作中受伤,导致眼球穿透,右眼几近失明,需立即进行眼球穿透通伤补清创缝合手术。当得知患者没钱,交不上住院费时。王学忠拿出盖房用的2000元钱交给患者。由于及时缴费并做了手术,患者视力恢复得极好。

钻研的精神

让他享誉嵩山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沙眼患者很多,“十人九沙”,为了研究沙眼,眼科老前辈,北京同仁医院院长、老党员张晓楼教授把沙眼病人的病菌种植到自己的眼上,为了观察病情,老党员22天后,等沙眼的症状和体征出来后才开始用药,以致他的双眼结膜遗留下了永久的瘢痕。

张晓楼教授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着王学忠。在妇幼保健院工作期间,为了使自己具有高超的医疗技术,为人治病,能做到让病人花费最少的费用、承受最小的痛苦把病治好。王学忠先后到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同仁医院进修学习临床知识。2005年从北京进修回医院后,开创了小儿眼科、斜视、弱视,开展了第一台下斜肌手术治疗眼性斜颈、歪头。

个人医术高超,医院设施、队伍也要跟得上。登封市妇幼保健院眼科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到现在近20人的一个团队。设备从仅有的一个视力表、一个干电池眼底镜、一个眼科器械包的几百元家当,发展到现在拥有眼底造影、眼底激光等近300万元一流设备的一个综合眼科。这些都是能让患者重见光明的必要条件。

王学忠说,我不是什么神医,登封市妇幼保健院眼科的设施和队伍,才是“神医”,没有他们,我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5914 2013-05-28 00:00:00 二 王学忠:嵩山脚下的“光明大使”KeywordPh走进登封医疗文化,探访百姓的健康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