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伴随着呼声与期待,经过精心筹备,中原区、二七区社区报在昨日“新鲜出炉”啦!社区报16个版面,版版精彩,社区大事件的播报台、社区生活的全指南,以及社区达人、普通人的免费“秀场”,团购的“读卖”等,每个版面写的都是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下面听听社区居民是怎么说的。 郑州晚报记者 王菁 董占卿 柴琳琳 郑州晚报见习记者 刘涛 在深圳出差,用手机上网看到二七社区报,殷切希望二七社区报更深入采访,增加可读性,从形式和内容上办成二七区的一份厚报。 ——二七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鲁明 《郑州晚报》作为省会主流媒体,创办出一流的社区报《郑州晚报·中原金版》,这是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服务民生的具体体现。《郑州晚报·中原金版》的趣味性、参与性、服务性等方面都很强,今后一定能够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需求,是呈给中原区广大居民的一份厚礼,定能在中原区广大居民中产生强烈共鸣。 ——中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默涵 希望更贴近基层、群众,作为社区报更为社区街道做宣传,解决工作难题,更多关注工作实际情况,让媒体更多了解社区,群众理解社区,做好宣传载体。 ——大学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海鸥 《郑州晚报》作为省会郑州主流媒体,能够深入基层做深入新闻采访,十分感动,希望信息能够更扎根基层,为我们市民记者搭建平台,发现亮点做大,还有发行要及时跟上。 ——郑飞社区书记 王超 这份报纸很接地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给力,有文化历史、时事讨论、街坊趣事,还有网民调侃,真的是非常丰富,顿时让我感觉到了郑州的文化魅力。另外,通过其他同城人的生活状态,能够对比自己的生活,同时觉得和政府的距离更近了,真的是“了解社区新闻,不必隔墙打听”。希望有一天让我也过一把“上报纸”瘾。 ——淮河社区居民 郭培红 拿到手里不能放下,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促进了信息流通,让社区工作更有意义了。很多时候,社区工作琐碎繁杂,还不被理解,但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工作让更多人知道了,社区工作开展得更便利了,社区的创新举措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了,大家共同进步,更能够做好为居民服务了。 ——淮河社区工作人员 孔会 我认为《郑州晚报·二七金版》不错,里面涉及了二七区的有关重点工作动态,突出了区、街道和社区的工作特色,有时事政治,有贴近居民生活的好人好事,也有喜闻乐见的艺术文化,内容丰富,形象生动。从形式上,展示了时代风尚;从内容上,为广大阅读者搭建了相互沟通了解的桥梁。 ——河医南社区书记 黄倩华 我是一名网格长,所以我想,如果能够增设法制版块就更好了,例如家庭防偷、防骗、防火妙招、法律知识等警示内容,让社区报成为我们的“报纸民警”!另外,可以将如何挑选新鲜蔬菜、家庭烹饪知识等生活味很浓的话题刊登出来。希望社区报越办越好,因为社区需要这样的报纸。——绿东村办事处四季园网格长 赵峰 一看到这个版头就觉得很亲切,报纸上的内容都是发生在我生活的区域,卖“酸梅汤”的老人,我还买过他的“酸梅汤”,确实很好喝。报纸总的来说不厚,8张16页,但是打开一看却是“五脏俱全”。每个版都是全彩的,显得生动活泼,一拿到手里就有想看下去的欲望。以前没看过社区报,也不知道社区报是什么样的,《郑州晚报·社区报》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感受。 ——汝河小区居民 杨丽 平时不怎么看报纸,但是,今天拿到的这份报纸让我的想法有了改变。报纸外观看起来很漂亮,很时尚。我年龄不大,所以相对来说这样的报纸风格真的能吸引到我。 我喜欢《1000米》这个栏目,平时喜欢逛街,中原区大的商场我都知道,但对一些背街小巷并不完全了解,《1000米》给我提供了一些参考,而且这种地图标识的方式也很新鲜。 ——中原新城居民 李芳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