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大早,省、市电视台都来采访了 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100多家网站转载他的事迹 “学姐患白血病,学弟筹集医疗费” 新闻后续 昨日,本报A12版报道了“学姐患上白血病,学弟帮忙筹集10多万元医疗费”的新闻。 “一大早,省电视台和郑州电视台都来采访了,我……我有点紧张。”除了本地媒体,姚真的感人事迹还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多家新闻网站转载报道,许多网友还亲切地称呼他为“中国好学弟”。 一下子成了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这让以往低调、少言的姚真有些难以适应,“其实我就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她早日回到学校”。 郑州晚报记者 常亮 文/图 昨日上午11点半,刚刚接受完电视台采访的姚真急匆匆地开始了工作。 提着一个黄颜色的手提袋,站在热闹的黄河路文化路口,“你好,麻烦看一下吧。”姚真逢人就凑上前去,派发手提袋中的免费宣传门票。 一张、两张、三张……中午12点20分,姚真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水,低头看了看手提袋,然后长长地吁了口气:“估计还有几百张,等下午再发。” 姚真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 上大学后,父母每月会给他500元生活费。除去平常开支,所有剩余的钱有的用在了公益活动上,有的贴补到卢莹莹的医药费中。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学校没课,姚真一直在街头从事着这项“赚外快”的工作。 “下学期就要实习了,先做兼职锻炼一下。除了积累点经验,最重要的是还能挣点生活费。”姚真说。 姚真说,每天在烈日下奔波四五个钟头,一天下来,大概能挣70块钱。 “去年听说卢莹莹患白血病后,经常号召朋友去街上义卖报纸。”姚真说,上学期间,也只能靠这种方式帮助她了。 今年6月1日,为给卢莹莹筹钱,姚真与另外两名志愿者一起在文化路农业路附近组织了一次规模稍大的报纸义卖活动。在他们共同努力下,当天的活动来了60多名爱心志愿者义卖报纸。 “大家抱着报纸,一直卖到中午12点多。”看着大伙额头上的汗水,姚真深受感动,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心里冒出来。“当时真想请大家吃个饭。可是摸了摸干瘪的衣兜,我急得直咧嘴,这么多人,哪有那么多钱?” 看着一个个朋友离开活动现场,姚真站在那儿微笑着与大伙告别,但心里内疚了许久。 最后,活动现场只剩下了最初的两位朋友。姚真花了20块钱,请他们每人吃了一碗面。 那天,姚真通过义卖报纸,共为卢莹莹筹集了4796元钱。 自打在医院认识卢莹莹以来,姚真一直在为筹集捐款的事情忙个不停。除了平时在公益组织帮助下开展活动外,1年多来,他还“麻烦”了不少身边的朋友。 “为了得到更多人的帮助,总想趁周末带着资料去街上宣传一下。”为此姚真频频去找一些要好的朋友帮忙。“特别是夏天,天那么热,连我自己都不想出门。让他们跟着受罪,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为了说服大伙儿,姚真每次都会使用一套方法,而这套方法他惯用了无数次。 “每次出门前,我都会说这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次。但其实每个最后一次都有下一次。”姚真憨憨一笑,“其实,特感激他们。这么久了,没少为难这些好朋友。” 想帮同乡学姐早日返回校园 从文化路英才街的河南商专到郑州人民医院,大约10公里路程。姚真每次去看望卢莹莹,都需要乘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 “我和卢莹莹都是信阳人,又在一个学校,这本来就是一种缘分。虽说以前不认识,但现在既然知道她有困难,就应该伸手帮一下。”至今,姚真内心深处,依旧清晰记得1年多来的一幕幕场景。 今年5月底的一天,姚真去医院送完捐款走出病房时,卢莹莹的母亲匆匆追上去,满含热泪地拉住了他的手。“真不知道该咋感谢你,要不是你一直帮忙……” 听着卢莹莹母亲沙哑颤抖的声音,姚真心里难受极了,他明白卢莹莹家所面临的处境。“看病1年多来,她们家已经花了50多万。虽然‘新农合’报销了一部分,但按照规定,不少无法报销的费用仍需要自己掏钱。如今,她们家已借遍了所有亲戚家的钱,实在没啥办法了……” 现在,姚真已开始为下一次帮卢莹莹筹钱的事儿作准备。“我想在学姐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前,多为她募集些医药费。” 姚真说,如果不是生病,卢莹莹也会像学校其他学哥学姐那样,今年正式毕业。“所以,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她早日回到学校!”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