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八旬中药师发现“老驴干粮”药用价值
河南文坛“大家”嵩山研“心”
美教届“大腕”登封传经
轮椅上的“欧阳修”
一个嵩山挑山工的端午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轮椅上的“欧阳修”

自幼热爱文学,尤喜辞赋,曾深造于中国文学殿堂鲁迅文学院。遭遇车祸下肢瘫痪,顽强与病魔作斗争,不向命运屈服。一边经营着小生意维持生计,一边坚持辞赋创作,成绩斐然,今年48岁、家住登封市西关的刘少舟,被称为登封“欧阳修”。见习记者 刘会宾 实习记者 贺晓燕

书不离身文常见报

1964年,刘少舟出生于登封县城西关。自幼受父亲影响喜欢文学,7岁起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文学作品。由于记性好,书中部分章节,刘少舟能一口气背下来,他的聪慧好学被邻里称赞。

文学作品中刘少舟尤喜辞赋。高中时期,他不满足于课本上的文章,通过借阅,大量阅读了一些辞赋书籍。上世纪80年代,经营一小本生意,在经商出差开会之余,他的包里经常放着“散文”“文言文”之类的书籍。

一年四季,闲暇抽空,刘少舟就读赋写辞,常有文章见报。2000年,刘少舟把自己的辞赋习作精心修改后,得到了时任中国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雷抒雁老师的首肯和赏识,进入鲁院深造。

病魔打不倒的巨人

命运多磨难,2004年的一场车祸使刘少舟下肢瘫痪。每天的吃药、扎针、理疗、锻炼、抬腿挪步、浑身的伤痛钻心,使刘少舟痛不欲生。“那时候,整个世界也是灰蒙蒙的,颓废沮丧,想放弃,觉得生活真的没意思。”

然而,躺在床上的刘少舟在家人及妻子的精心照料下,又通过多方面的理疗,病情逐渐好转,渐渐地能拄着双拐行走。由于对文学的挚爱,加上亲朋好友的鼓励,他渐渐能架着双拐行走,开始继续自己的文学之路。

每天凌晨3点左右刘少舟就起床,除了阅读《汉赋》《古文观止》《名赋百篇评注》等辞赋书籍,就是搞辞赋创作。由于天资聪颖,再加上刘少舟异常勤奋,一篇篇佳作相继问世,震惊文友墨客。

作品接地气被广为吟唱

2004年,刘少舟为嵩山太室山景区“启母阙”敬撰《启母石赋》。由于启母阙在保护房屋内,刘少舟就趴在窗户上,观看启母阙,寻找灵感,没有思绪的他,在“启母阙”前整整坐了一整天。

茶余饭后,刘少舟的作品被登封众多文友们吟唱。其作品《登封赋》《嵩山地仙赋》《古嬛辕关赋》获中华千城赋大赛、中华新城赋大赛“金奖”和“铜奖”。2009年,刘少舟被“中国辞赋骈文创作中心”吸收为创作中心委员。

2011年,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又授予他“赋嵩”雅号。2012年,《登封“焦盖烧饼”赋》被选入由中国碑赋工程院、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中华辞赋》第三期“天涯赋海”栏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72732 2013-06-19 00:00:00 三 轮椅上的“欧阳修”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