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美国大学门口卖小吃的他成为国内媒体的“座上宾” 《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众多媒体转发本报报道或刊发评论 刚刚采访过老谢的新华社记者 见过老谢的北青传媒副总裁段钢 讲述自己眼中的“洛阳大叔” “洛阳大叔”在美国摆摊 挣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本报连续推出报道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门前摆摊的“洛阳大叔”老谢已成为谈论的焦点。 昨日出版的《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国内众多媒体纷纷转发本报报道或刊发评论。 在美国摆摊挣钱容易吗?当小贩会遇到哪些问题? 本报连线“‘洛阳大叔’美国大学门前摆摊”的发现者、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段钢,请他继续讲述老谢在异国的创业故事。 @新国际(新华社国际新闻即时播报微博)昨天发布多条微博,讲述了采访老谢的经过。郑州晚报记者 石闯 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洛阳大叔” 6月18日,本报A04版《不懂英文的洛阳大叔美国大学门前卖肉夹馍、凉皮》的报道刊发后,新浪、腾讯、网易、人民网等数百家网站转发,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也密切关注。 昨日,《钱江晚报》、《重庆晨报》、《金陵晚报》、《西安晚报》等众多媒体转发了本报的报道。其中,《现代金报》和《重庆晚报》等媒体还在头版作了导读。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众多媒体,就本报的报道作了评论。 《新京报》的评论说:在城管与小商贩冲突事件不断发生的当下,不少人感叹“洛阳大叔”不可复制。但即便这样的“励志传奇”不可复制,“洛阳大叔”谋生背后的一些城市管理经验和理念,却应该是共通的,有借鉴意义。 @新国际发微博讲述采访经过 来美国两年的他还欠两万美元外债 据新华社记者穆序尧介绍,她18日采访在哥伦比亚大学门前卖肉夹馍的“洛阳大叔”谢云峰时,谢云峰告诉她,学生开学时他一天能卖100多个肉夹馍,比打工好一点,但绝不像网上所说的一天能赚七八百美金。他刚来美国两年多,还欠着两万多元外债。 老谢的餐车是向同乡租来的,月租金2000美元。每两年缴纳一次的餐车执照更新费也由他负责,约1.8万美元。再加上销售税、餐车维护费、燃油费和食材等,每月成本将近4000美元。老谢的菜单定价不高:肉夹馍3美元一个,凉皮5美元一盒。这在曼哈顿堪称物美价廉。 连线 “洛阳大叔”在美国摆摊顺利吗?段钢先生继续讲述背后的故事 “《郑州晚报》的报道发出后,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反响,我也成了许多记者采访的焦点。”昨日下午,作为“‘洛阳大叔’美国大学门前摆摊”的发现者,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腾讯《大家》签约作者段钢说,很多人反复问他老谢的情况,因此,他想继续讲讲他知道的故事。 说起来,老谢创业实属不易 郑州晚报:老谢平常出摊有什么规律吗,他的生意是否一直很平稳? 段钢:哥伦比亚大学有两个校门,老谢的“中国西北名吃”餐车在哥大的百老汇大街门口。他住在纽约的法拉盛,中午12点前后赶到哥大,把餐车从附近的停车场拖出来开始做生意。在晚上8点左右收摊。每周工作6天,周五休息,这天生意清淡。 说起来,老谢创业实属不易。他的餐车和餐车执照都是租的,每月2000美元。从法拉盛到哥大有个把小时车程,餐车主人为了把餐车租给他,又花了6000美元买了一辆二手现代车,借给老谢供他往来拉货。老谢不会开车,只好又请一位老乡帮忙开车。 他雇了帮手,每天早起开始备货。为了保证口感和食品质量,他都要当天做,然后拿出去卖。法拉盛离哥大太远,很不方便。有一天,老谢忘记带凉皮的调料,结果一天没卖成凉皮;头天的凉皮放到第二天,也没法卖了。 哥大周围原来只有一个中餐馆,是改良中餐。半年前才又有了一家新的中餐馆叫“龙门阵”。所以,老谢做的小吃还是很受欢迎的。他的顾客主要是哥大的中国学生,也有老外。我采访老谢的那一天,有一个美国妈妈带着很小的孩子来买老谢的小吃,她就说自己很喜欢。 老谢很不容易,现在负债经营 郑州晚报:老谢对英文一窍不通,他怎么和客人做生意,如何考取摆摊要求的证件?他目前的生活处境怎么样? 段钢:老谢的摊点上放着一个中英文对照的菜单,上面配有图片,肉夹馍呀、凉皮呀、水饺呀、卤面等小吃的价格一目了然。客人要什么就点什么,沟通起来并不困难。 老谢以前是厨师,有厨师执照。但是纽约规定,餐车的厨师和服务员都需要办另一个执照。老谢刚开始没有,不能上餐车操作经营,于是租别人的。干了一段时间,这不是事啊。老谢自己考了一个餐车厨师执照。很多人会问,老谢一句英文都不会说,怎么参加执照考试?纽约的很多考试都是多语种的,你可以自己选择语种参加。有西班牙文,有中文,还有俄文。我问老谢都考什么?他说,主要考食物处理方面的卫生知识。 老谢的临时搭档、给他开车的老王,是老谢的好朋友。就是他告诉我老谢不会英语。老王说,老谢很不容易,现在负债经营。买卖开业之前向老王借了7000美金。老王原来的工作每月薪水是4000美元,为了帮老谢,辞职了。但是老谢只能给他3000美元,干了两个月,还一分钱没拿到呢。餐车主人借给他使用的二手车6000美元,不能老借着使用啊,早晚还是要还人家钱。还有,餐车的租金也欠着没给呢。 “他爱人一看他这么瘦,心疼得哇哇大哭” 郑州晚报:他身边的朋友怎么评价他的,老谢将来有什么打算? 段钢:我在《看不见的管理——纽约小贩是如何生存的》中说,老谢“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有七八百美元的销售收入”,结果很多媒体写成每天赚七八百美元。 老王说,老谢的工作强度也很大,有时候都没时间上厕所。他比刚出来时瘦多了。有时和爱人视频电话,他爱人一看他这么瘦,心疼得哇哇大哭。 我问老王,您为什么情愿少挣钱也要帮老谢? 老王说,老谢人很好,在老乡的圈子里口碑很好,大家都愿意帮他。 老王说,他们下一步想在哥大附近找房子,毕竟从法拉盛来回太奔波。他们俩还看了附近一个倒闭的印度餐馆,琢磨着如果能把那个餐馆拿下来就好了。其实,在异国他乡打拼是需要很多勇气和毅力的,真心希望老谢能够早日实现他的想法。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