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6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亲情寄语如春风化雨 铸起温馨防腐屏障
84岁老党员重病卧床
仍念念不忘帮助别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用帮我,还有许多比我更贫困的人”
84岁老党员重病卧床
仍念念不忘帮助别人
她是公益活动中最积极的那个她是儿子心中永远的榜样
王美兰老人重病卧床仍委托儿子献爱心

84岁老党员重病卧床

仍念念不忘帮助别人

“我走不动了,我可以让儿子替我交党费、捐款……”这句话出自一位重病卧床的老党员口中。

昨日上午,记者随同郑州慈善总会周周行工作小组走访了家住郑纺机社区的84岁老党员王美兰,在7月1日前夕给她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

历数母亲的一件件事情,四儿子崔建新说,母亲是他们心中永远的榜样!

郑州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王治

通讯员 宋海霞 文/图

她是邻居眼中的“热心肠”

一间昏暗的小屋,四周的墙壁发黄,一根根电线挂满墙壁,屋子中间的一张小床上躺着一位瘦弱的老太太。

她就是王美兰,满头白发,今年已经84岁,患有糖尿病和轻度脑萎缩,从去年11月一直卧床至今。

“我妈的退休工资和我的工资加起来每月3000多元,我爱人2级残疾,现在没有工作,儿子正在读高一,这3000多元是我们一家人的所有经济来源。”王美兰的四儿子崔建新告诉记者。

据崔建新介绍,王美兰现在每月吃药、治病花费需要1000多元,虽然哥哥们也共同赡养母亲王美兰,但家中还是欠下了五六万元的外债。

“老太太人特别好,平时小区里有个矛盾、争执啥的,老太太都会去调解。有时候看到小区哪里脏了,她总是自己打扫干净,社区里人人都夸老太太。”郑纺机社区书记王凯回忆说。

她是公益活动中最积极的那个

王美兰老人是一名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50多年间,她的党费从来没有漏交过。

“老太太是退休老党员,每年党费交20元左右就够了,但是她每次都要交200元,她家里条件不好,我曾经劝她不用交这么多,她却生气地说,这钱是给国家、给党的,不能少。”王凯说。

据王凯回忆,王美兰不仅不漏交党费,每次社区组织捐款或有其他公益活动时,她总是最积极的那一个。

“她都不告诉我们,我们还是后来从别人的口中知道的,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她都捐了几百元。”崔建新说。

“有钱我就多捐点,没钱我就少捐点,我是党员,这些没啥,都是应该的。”王美兰告诉记者,她听到捐款就来了精神。

“我走不动了,可以让儿子替我去交党费、去捐款……”王美兰流着泪说出了这句心里话。

她是儿子心中永远的榜样

“她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受到过许多次的公益性表彰,社区也曾给予她物质帮助,她都是只要证书不要奖金,每次都把这些钱捐给社区里面更困难的家庭。”王凯说。

据崔建新介绍,母亲从上班到退休,曾多次拒绝给自己涨工资、升职等,她始终认为应该把机会留给那些生活比她更贫困的,一直到她即将退休时,厂领导才瞒着她将她的工资升了一级。

崔建新说,母亲的高尚是他们做不到的,母亲是他们兄弟永远的榜样。

由于王美兰患有轻度脑萎缩,现在与人交谈已有些许障碍。探访中,慈善周周行工作小组一直在耐心地询问王美兰需要什么帮助。

“不用帮我,还有许多比我更贫困的人,我还有儿子,我还有退休工资,我还能走路,还想帮助更多的人……”后面的话已经听不太清了,但老人的态度却很坚决,语气十分坚定。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73165 2013-06-20 00:00:00 四 84岁老党员重病卧床<BR/>仍念念不忘帮助别人KeywordPh她是公益活动中最积极的那个她是儿子心中永远的榜样“不用帮我,还有许多比我更贫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