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提示:全市推行的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已成为强化基层管理,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基层发展动力,维护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 荥阳市刘河镇充分运用这一机制,今年以来,围绕“深化、规范、提升”这一主题,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工作新格局。郑州晚报记者 邓红超 每一寸土地、每一时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人知道 刘河镇位于荥阳市西南部,辖15个行政村,136个村民组,总人口近2万人。 围绕“人、地、物、情、事”,刘河构建了“乡、村、组、户”四级网格,将全镇整个辖区划分为1个一级网格;将15个行政村划分为15个二级网格;将136个村民组划分为三级网格;将镇401名联户代表作为四级网格。 同时,镇里组建了网格化管理中心,各村建立了网格化管理站,配备电脑17台,智能手机59部,依托数字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了QQ群、飞信等信息平台,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数字化、信息化。 刘河镇党委书记赵国君说,通过整合资源,延伸触角,使全镇每一寸土地、每一时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人知道,有人负责,有人管理,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有了健全的网络,关键还在于如何落实 据了解,刘河镇建立了日排查工作制度。根据全镇工作实际,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各二、三级网格长每周至少3天时间下沉到各自网格中,亲自排查发现各类矛盾问题和社情信息。 “同时我们也建立网格例会制度和问题反映反馈制度,印发三级网格长便民服务卡,发放到各自服务对象和联户代表手中。”赵国君说,这样使网格长工作有方法,服务对象有问题知道向谁反映。 规范网格运行,矛盾消于萌芽 在具体工作中,刘河镇始终把强化培训作为重点,从各级网格长思想认识、履职能力、工作实务等方面入手,抓好规范运行。 譬如,在工作实务上,组织各级网格长进行培训,规范信息平台操作和网格手机使用,熟练掌握“信息收集—梳理上报—建立档案—问题处理—结果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七步问题处理流程,实现社会管理在“网”上规范提速,服务在“格”中提效。 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刘河镇充分发挥联户代表作用,二、三级网格长向联户代表讲解新型社区、新型路网建设的意义、新型社区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再由联户代表向各自代表的农户讲明,使广大群众既了解政策,又积极配合拆迁工作,清除了网格内的矛盾隐患,推动了工作落实。 “充分利用考核结果评出优秀网格长,在经济待遇和提拔使用等方面优先考虑,对工作不主动、履职不到位、问题处置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相关网格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取消经济补助和评先资格等措施。”赵国君告诉记者。 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以来,刘河镇各项工作纳入网格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准确,广大基层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群众反映诉求和问题的渠道更加畅通。 截至目前,该镇共排查7个重点领域问题108起,已解决108起,办结率100%;排查各类社情6184起,已解决6168起,办结率99.74%。 刘河镇党委书记赵国君介绍,为进一步夯实基础,规范运行,提升增效,刘河镇正在积极探索推广“四融合”工作法,以充分发挥下沉职能委局在网格化管理条块融合中的引领作用。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