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让上万只小燕子安心育雏,新郑龙湖一个居民楼建筑工地曾暂缓施工 这件事还上了《新闻联播》 7月上旬,这批雏鸟就能飞行了 施工方说,工期还能向后推10天 时间,看来还是不够 5月份,媒体曾报道一个新闻,新郑龙湖镇一个居民楼建筑工地内,上万只崖沙燕在地基坑断面上打洞筑巢。工地上,轰鸣的挖掘机威胁着它们的家园。 相关政府部门介入协商,工地同意暂缓施工,让燕子安心育雏。 这个“爱心”新闻,曾上过5月26日的《新闻联播》。 既然那个工地能为小燕子暂缓施工,航海西路这个工地为什么不能?当燕子育雏期和工期发生冲突,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郑州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文 郑州晚报记者 廖谦/图 30公里外的工地上,燕子在安心育雏 站在这个让人伤神的工地上,记者想到30公里外的新郑龙湖镇一个工地。 5月20日,同城媒体报道说,新郑市郑新公路与祥云路交叉口一个建筑工地内,上万只燕子在地基坑断面上打洞筑巢。不远处,轰鸣的挖掘机正在一点点蚕食燕子的家园。这是一个为附近村民建设的拆迁安居工程。 媒体报道后,新郑市政府邀请郑州市动物园副主任杨光诚、郑州师范学院自然博物馆馆长李长看等野生动物专家赴现场商议保护对策。 经过查看,专家们发现,这些崖沙燕的幼雏已经孵出,能清晰地听到洞内传来的雏鸟叫声。专家建议,对这些燕子原地保护。 新郑市相关部门接受了专家意见,决定暂停施工至7月下旬,等到雏鸟学会飞翔能外出觅食再行建设。 据了解,这处安居工程在附近有多个工地,燕子筑巢地点只是其中一个,因地基还未完工,停工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 消息传出,网友热烈支持。网友“我是平”发微博说:“为了洞穴内嗷嗷待哺的雏燕,工地暂缓施工,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人与自然童话!”网友小强评论称:“正能量,一个爱心工地,一座有爱的城市!” 5月26日《新闻联播》也报道了这件事。 施工方:工期能向后推10天左右 但是,工地与工地不一样。航海西路的南水北调工程关系着上亿人吃水的问题。为了南水北调工程,很多人离开了故乡。 那么,这个土坝能否暂缓挖掘? 因为此处工程归属中原区,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中原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局。一名姓徐的工作人员说,根据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到2013年底工程完工,2014年上半年验收,2014年汛期后通水。 据介绍,根据计划,这个土坝早该挖掉了,工期已经延误。 “我马上把这件事向领导汇报,爱护动物人人有责。”这名工作人员说,根据现在的情况,段庄桥虽然桥面修好,但是桥东西两端的引桥还没有修好。 “修好东西引桥还得好几天时间。”她说。 该局另一位工作人员说,通往段庄的土坝比较厚,燕子窝在南侧向阳的一面土壁上,他们将和施工单位商量,能不能先从土坝北侧开挖,也能缓上几天,总之,今后10天内还可以缓过去的。 “如果工期太紧,真的缓不过去,那么,这些崖沙燕也只能搬家了!”这名工作人员说。 昨天,就这件事,@央视新闻说:郑州千余燕窝被“强拆”!请用科学方法让它们“搬家”! 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让它们“搬家”?有答案的读者请致电晚报热线96678或@郑州晚报说说。 镜头记录温暖时刻 救援一只幸存的幼鸟 昨日中午,在采访中,记者在沙土中发现一只埋着半个身子的雏燕,虽然被埋了一天半,小家伙还活着。 记者从卖水果的刘先生那里拿来一只纸盒子,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去。此时才发现,这只雏鸟虽然翅膀上长了绒羽毛,但因为太小,还没有睁开眼。 在小燕的嘴边,记者滴了一滴纯净水,小家伙咂了咂嘴。 因为不懂喂养方法,记者开着车跑了10公里,把它送到市人民公园鸟类生态园野生动物保护站。 野生动物保护站董朝伟站长说,崖沙燕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一是有益,二是有重要经济价值,三是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中有益和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物,还是候鸟。 从它们筑巢的情况看,它们应该是在今年四五月份在此安家的,筑巢期10天左右,孵化期12天左右,育雏期18天左右。 从救出的这只雏鸟判断,它的翅膀长羽毛了,但并不是所有雏鸟都长羽毛,有的可能早几天,有的晚几天。但总体估计,这批雏鸟7月上旬都能全部出巢,这些巢就没了用处。 董朝伟建议施工方再坚持半月,暂缓作业,先选择其他作业面先施工,节省出一点时间,保护上万个小生命。 “我们只是建议,施工与否,还要以大局为重。”董朝伟说。 链接 崖沙燕又名灰沙燕,是燕科燕属的一种鸟类,体长约13厘米。它们与家燕不同,喜欢在松软、陡峭的崖壁上做窝。它们产卵需要5天,孵化10多天,半个月育雏。一个月后,幼鸟即可离穴飞行。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