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4版:郑州人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态郑州、美丽郑州更近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森林城市” “园林郑州” 正在逐步显现
生态郑州、美丽郑州更近了
市人大代表感言“绿城再现不是梦”
中原西路将非机动车道纳入生态廊道建设
郑州像这样的森林公园将会越来越多

4月28日上午,“走进森林、走进廊道、走进社区,认识郑州、热爱郑州、奉献郑州”主题活动在中原西路生态廊道、郑州树木园启动。

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不仅组织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机关工作人员开展“三走进、三郑州”活动,更是对《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对我市森林城市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视察。

昨日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听取了关于“森林城市”、“园林郑州”的相关工作汇报,目前我市正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郑州、美丽郑州。 郑州晚报记者 李萌

园林郑州

生态廊道好风景,绿城再现不是梦

位于郑州西部的西流湖公园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已见雏形的成片绿草和各种颜色的鲜花将这个夏天点缀得分外美丽。

6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机关人员走进生态廊道,走进正在建设的西流湖公园,就《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并切身体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新成果、新气象和美好蓝图。

走在铺就平整的人行道上,两旁是泛着清香的草坪。“生态廊道好风景,绿城再现不是梦。”参加活动的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经开区人大工委主任陈军安认为,去年我市开始建设的“两环十七放射”生态廊道雏形已现,形成了一道绿色的生态网,它掀起了我市城市建设的新高潮,引领了一种“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绿色生活方式,达到交通、人行、绿化、生态的和谐统一。

这个活动也是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三走进、三郑州”活动的一个实践。

对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说:“‘三走进、三郑州’主题活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筹划的一次为民惠民活动,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次亲近自然、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春游活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走进森林、走进廊道、走进社区,让大家全方位感受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新成果、新气象和美好蓝图,从而更全面地认识郑州,更深情地热爱郑州,更自觉地奉献郑州,凝聚起全市上下、各级各界的聪明才智和磅礴力量,共同把郑州建设成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化都市区。”

园林绿地建设速度创新高

“截至目前,市区建成区绿地总面积已达1.22亿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面积3410万平方米,建成区‘三绿指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2.7%、37%、10.5平方米。尤其是两环十七放射生态廊道和十条快速通道绿化工程,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掀起了全市生态建设的新高潮,仅一年时间,全市生态廊道和快速通道绿化完成新建绿地468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466万平方米,创造了我市史无前例的园林绿地建设增长速度。”昨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在常委会上作相关工作汇报,交上一份“绿意盎然”的答卷。

据了解,2012年10月1日,我市开始实施《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通过新修订的地方法规来规范城市建设。

贯彻《条例》,势在必行。《条例》公布后,相关部门修订完善配套文件,对执法处罚行为进行规范,制定出台了《郑州市园林绿化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郑州市园林绿化行政处罚裁量权标准》等相关配套文件,下发了《郑州市园林绿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起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园林绿化行政执法机制。

《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下一步,市政府将在做好《条例》宣传的基础上,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加大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力度,加快《<条例>实施细则》的修订工作,加强园林绿化行政执法监察工作等。

森林城市

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规划成为决议进行落实

在此次“三走进、三郑州”活动之前,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5月21日组织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武安的带领下,视察了市树木园、沿黄林带、黄河湿地公园、郑东新区龙湖、四港联动大道生态廊道、绿博大道生态廊道和绿博园。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森林城市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

据了解,市政府已委托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规划设计院在《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2012年12月26日,该规划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形成决议。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告诉记者,该规划起点高、布局好,规划所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规划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操作性;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对促进郑州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符合郑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郑州市已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指标

“为早日把郑州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举全市之力,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昨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相关部门按规划实施,森林城市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两年来全市共完成造林33.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改造16.24万亩,市区完成新建绿地1228.1万平方米,新植乔木71万株。据估算,我市森林覆盖率达33%,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以上,已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指标。

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两年来,全市每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355.4万人次,植树1272万余株,义务植树尽责率在95%以上,建立各级义务植树基地100个。

生态廊道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廊道建设是郑州森林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两环十七放射生态廊道建设,多次召开现场会全面推进,各县(市、区)也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全市上下掀起了生态廊道建设的高潮。截至目前,我市生态廊道建设完成1698.1公里,绿化面积7466万平方米。

郑州森林公园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编制了《郑州森林公园体系建设规划》,按照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的原则,去年先期落成并免费开放了 “四个森林公园示范园”。今年,计划新建、改造提升各类森林公园22个,截至目前,已开工13个。

据统计,2013年全市森林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66.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1亿元,占年度总投资的91.2%,确保了森林城市建设有关项目的顺利实施。

下一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在报告中说,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加大城区绿化力度、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大工作谋划力度,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新的起点,努力实现生态郑州、美丽郑州建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73495 2013-06-21 00:00:00 五 生态郑州、美丽郑州更近了KeywordPh市人大代表感言“绿城再现不是梦”“森林城市” “园林郑州” 正在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