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7版:河南产业集聚区巡礼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一品牌园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产业园撑起半边天
第一品牌园区
广瑞设备安装

C

结合实际调整产业战略

“煤化工”升级为“汽车装备制造”

陕县产业集聚区是2008年12月成立的,是经过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产业集聚区之一。集聚区最初的定位是以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但是随着招商工作的深入以及集聚区的实际发展状况,县委及时调整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形成了目前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

据了解,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陕县针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多次外出调研、内部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及时调整战略,促进了产业集聚区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为了紧紧抓住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大好机遇,结合陕县产业发展现状,县委认真分析了国家产业政策及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掌握企业投资动向,紧盯行业领军企业、主导和优势产业开展招商,突出抓好一批有竞争力产业的集群式引进,形成“葡萄串”效应和“雁阵”效应,着力在陕县优势产业领域形成集群。

同时,集聚区确立了以围绕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为目标,以优化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为重点,以龙头带动、产业支撑、高端突破为着力点,加快引进并着力发展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煤盐化工、铝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矿温泉开发、战略新兴产业等高成长性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转化升级。

战略确定以后,还要重在落实。因此,县里又完善了产业园区项目推进的工作机制,重点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联席会议审批备案制,项目服务无偿代理制,限时办结制,招商引资工作动态周报月报制度,招商项目首报确认制度,招商引资季督查、年终总评制度等六项工作制度。

县委书记高永瑞说,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我们及时调整产业集聚区的战略是对的。在我们确立汽车产业为主导以后,以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为主的主导企业其自身发展速度和相关带动作用明显。该公司已经具有年产5万辆专用汽车的制造规模,能够生产自卸车、半挂车、罐式车三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批量出口到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安哥拉、秘鲁等欧洲、中亚、非洲、南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他们的单厂产能已跃居国内首位。

D

政府放“权”只做服务

软环境提升产业集聚合力

6月18日,记者在陕县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产业园采访时,正巧遇到了前来征求企业对园区服务建议的县工业与信息化局局长马金明。

马金明介绍,目前汽车产业园的二期工作已经列入日程,他们过来就是了解一下各家企业目前的运营状况,以及在下一步的厂房建设中有哪些需求,让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能够合理衔接,保证各家企业不会因为二期工程的建设而影响企业自身的计划。

张清林介绍了这样一件事:目前,国内有3家做得比较好的汽车产业园,一个在湖北的十堰,一个在山东的梁山,一个在辽宁的铁岭。为了做好陕县的汽车产业园,县政府专门和骏通公司一道去这3个产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并从企业的视角分析各自园区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以企业为主导确立了陕县汽车产业园的发展战略。“我没有想到我们的意见会在园区的建设中受到如此重视,政府的放权让产业园区能够从市场经营的角度切入,作为企业,我们受益匪浅。” 张清林说。

“我们承认我们的思想有些保守,所以,我们才更要做好服务,不能干涉企业太多。只有政府找出自己的短板,才能不断地强化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陕县副县长王彦凯说。

县委书记高永瑞表示,陕县产业集聚区的目标是要打造国内专用车第一品牌,建设世界上最优秀的汽车产业园区。计划到2017年,汽车园区的整体骨架会初步形成,产业链基本完善,专用车产能达到8万辆,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基本建成中西部地区领先的专用车生产基地;到2020年,园区产业规模和集聚能力大幅提升,专用车产能达到10万辆,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基本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老杨点评

尊重市场规律

国内专用车第一品牌园区正在成形

中国产业集聚区网首席顾问 杨建国

产业集群的养成,外靠招商,内靠培育。陕县因势利导,将重心放在培育本土龙头之上,针对现有专用车产业基础,在政府引导之外,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将企业需求放在首位,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最终,一个以骏通公司为龙头,上下游产业链条不断扩展的国内专用车第一品牌园区正在成形。

规划设计上,陕县政府进行适度放权,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之前,将龙头企业需求与政府规划相结合,以市场为基础,在整车制造区、装备及零部件制造区之外,辅以仓储物流区、商贸市场区和商住配套区,充分满足了未来发展需求。

汽车装备园建设上,陕县产业集聚区通过政企合作建区,走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的路子,以整车带动零部件、推动相关产业集群集聚,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

后续服务上,陕县充分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在前,带领企业前往优秀同类园区考察学习在后,通过对英国多轮驱动等公司核心科技的引进吸收,以更高定位、更宽视野、更高要求帮助专用汽车产业链条不断壮大、升级。

作为资源型城市,陕县果断转型,及时调整主导产业,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依托本地龙头,创新政企合作模式,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高新产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崛起之路。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73503 2013-06-21 00:00:00 五 第一品牌园区KeywordPh产业园撑起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