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教育改变未来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追逐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主因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出国留学人数逐年递增,年龄日趋低龄化
追逐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主因
专家:缓解出国热,需要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现状

6月16日,炎夏,郑州的气温在35摄氏度左右徘徊。

在某国际教育展上,一位母亲拉着自己的女儿左右张望。女孩叫周展,是郑州某中学初三的一名学生,在班里的成绩不错,如果一直这么下去,考个好高中,上个好大学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母亲考虑到孩子的爱好以及国外优质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资源,纠结再三,还是决定让女儿到国外上高中,考大学。

在一家展台前,她们放慢了的脚步,“我女儿很喜欢艺术,你说去法国好,还是意大利好?”其母亲向专家咨询道。

据悉,近年来,像周展母亲这样选择让孩子到国外,上高中、读大学的家长不在少数,而且年龄越来越低龄化,有些家长甚至卖房子,辞工作,到国外当上了陪读族。

什么原因使他们一定要出国学习?如何缓解出国热?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郑州晚报记者 吴幸歌

数据

出国人数逐年递增,年龄日趋低龄化

1872年,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率30名幼童远渡重洋赴美留学,从此,打开了中国学生的留学之门。如今,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出国热有增无减。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国经济条件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外国学习,生活。

据某机构对北京5所名校进行的调查表明,有出国意向的学生超过70%。1999年北京大学共有790多名学生一毕业就直接出国留学,2000 年这一数字超过了800人,2001年达到950多人,接近毕业生总数的30%。

在清华大学,这一趋势同样明显。199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960多人,2000年突破千人大关,达1120 多人,2001年继续保持在千人以上。

在部分“热门”专业,直接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还要更高。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

而来自教育部的一组数据同样也印证了大家对出国热的追捧。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员总数为39.96万人,其中国家公派1.35万人、单位公派1.16万人、自费留学37.45万人。

截至2012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共有155.34万人,其中113.6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我国近3年年均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达23%,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

与此同时,随着留学逐渐大众化,出国留学人员的年龄、层次也更具多样性。“前几年选择出国的主要是一些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2000年前后,高中生成了出国留学的主力军。近年来,高中生更是猛增,达到80%,初中生也逐年增多,占了2%左右。”一家留学公司负责人向我们介绍。

释疑

追逐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主因

据业内人士预计,2013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将有可能突破49万。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的学子一定要出国学习呢?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道:“出国留学的持续火爆,原因有多方面,其中追逐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主因。”

他说:“学生和家长不再满足于国内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是把眼光放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使得申请顶尖名校的学生越来越多。由于受人口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还颇为有限,而美国、欧盟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也比较高,而这些国家人数又比较少,造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过剩。这样自然就造成人口多、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地方的学生向人口少、优质教育资源过剩的地方流动”。

此外,对国外科学教育方式的向往,也是出国留学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管我国这些年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应试教育仍占主流,为此,一些向往国外教育教学方式的人,企图通过另辟蹊径,寻找更好成才方式和方法,为子女或自己寻求更好的成功之路。

资深留学专家张老师对此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其介绍,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是导致众多学子出国的一个因素。

“老百姓的口袋鼓了起来,自然就想要接受更好的教育。再加上留学市场的激烈争夺,美国、欧盟等一些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由于教育资源过剩,为了满足其教育市场的需求,纷纷采取措施、调整政策,要么进一步放松签证,要么调整招生比例,要么降低入学门槛,这都给中国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张老师介绍,“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已成众多中国父母的共识。我市多所中学国际班的设立已经说明问题,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学子出国学习。

声音

缓解出国热,需要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导致有条件的学生纷纷“走出国门放眼世界”,但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或条件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如何在国内接受这种国际化的教育成为业内人士思考的重点。

为让更多的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近年来,一些高等教育院校分别采用合作办学,项目引进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希望借助合作,提升自身的影响力、竞争力,满足家长的需求,培养更多国际化的人才。一些早教中心、幼儿园、私立中小学也纷纷走出国门,外出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融入自身的教学,探索适合本土的培养体系。

但这显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由于这些优质资源集中在少数机构手中,再加上部分机构在引进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一味地照搬,照用,导致很多资源引进来了,却没有落实到位,不能真正满足家长的需求。

“缓解出国热,我们需要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享受国际化的教育。”采访中,资深教育专家刘老师一再强调道。

其介绍,虽然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在探索和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但与世界上教育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机构特别是一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机构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不是简单的学外国,照搬国外的办学模式,而是瞄准一个全球化的国际社会环境,思考培养怎样的人才才能适合未来世界的竞争,学校应该有怎样的研究和研发活动才能适应未来国际的需求,真正的国际化就是创造一种自己的育人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让学生适应国际化的生存和竞争环境。”

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更多适合本土的,有特色的机构来到郑州,能真正地把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搬回家,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国外的大学,享受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74005 2013-06-24 00:00:00 一 追逐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主因KeywordPh专家:缓解出国热,需要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出国留学人数逐年递增,年龄日趋低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