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堆满沙土、喧嚣嘈杂……这是桐柏路棉纺路附近一个正处装修热潮的新建小区。这里随处可见工人们忙碌奔走的身影。 按理说,11岁的杨明学和4岁半的杨宣也算是装修工人队伍中的两名小“成员”。因为从7月4日放暑假开始,他们就从老家南阳农村来到郑州,陪打工的父母一起在卖大沙的工地上生活、“工作”…… 郑州晚报记者 常亮 实习生 赵龙翱 文/图 沙堆就是小哥俩的“游乐场” 昨日中午1点,刚刚在一家凉皮店吃完午饭的小哥俩重新回到工地。“哥,上去玩一会儿。”顽皮的宣宣使劲拽了一下明学,迫不及待地冲上了一座沙堆。 这里,就是小哥俩平时最喜爱的“游乐场”。 除了玩耍,小哥俩也会常常帮父母干活。记者在7月17日第一次见到他们时,俩孩子正在工地上忙得不可开交。 明学撑着袋子,宣宣握着铁锹。不一会工夫,一个能装10多斤沙子的小编织袋就被装得满满的。 哥哥有张捡来的小“课桌” 小区里有个还未启用的停车场,停车场出入口摆着一张黑色破旧小木桌。这里,就是明学每天看书学习的地方。 “这儿凉快,写作业比较好。”最初发现停车场时,明学并没有课桌,他都是趴在一张破旧席子上看书写字。 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明学跟着父母从废弃的垃圾堆中捡回了一张破旧黑色小桌。 第一次坐电梯,像“飞天” 明学的母亲叫卫建娟,她在一年半前跟着打工的丈夫来到郑州。夫妻俩每天全靠为建材商送货来挣些辛苦钱。 “俩孩子一直跟着老人在农村生活,第一次来郑州,看啥都是新鲜的。” “前几天,宣宣第一次坐电梯,他回来后向我炫耀,说在大楼里坐了一次‘飞天’……”卫建娟笑得很甜,在她心里“能天天看着俩孩子在身边转来转去,就是最大的幸福”。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