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市井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照相馆的夫妻俩
免费给60岁以上老人拍照
坚持了近3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开照相馆的夫妻俩
免费给60岁以上老人拍照
坚持了近3年
刘刚在电脑里做后期处理,老人们很感兴趣。
拿到免费送的照片,老人互相观看评说,十分高兴。
刘刚在为社区里的老人们拍照。
刘刚忙着处理照片时,他妻子负责拍照。

开照相馆的夫妻俩

免费给60岁以上老人拍照

坚持了近3年

昨日上午9点半,秦岭路与冉屯路交叉口的机械化社区家属院里,有个阴凉地被老人们围拢着,欢声笑语不断。走进去一看,老人们围着的是两个年轻人,在一面墙上挂着画着苍松翠柏的背景布,女的主要在背景布前负责给老人们拍照,男的坐在电脑前,做后期处理。

裁剪、修饰完毕后,电脑连接的一个彩色打印机很快就会打出一张16寸的大照片。一个老人从坐下拍照到拿到自己的照片,不到10分钟。家属院里的老人们互相都熟悉,每当有新的照片打印出来,大家便凑上前去观看品评,说说笑笑。

给老人们拍照洗照片的是夫妻俩,男的名叫刘刚,是一家照相馆的老板。他们昨天来到社区,是义务为60岁以上老人们拍照的,照片也是免费赠送。这样的行动,他和妻子已经坚持了近3年。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老人为儿女辛劳一辈子

却不舍得给自己拍张照片

刘刚今年30岁,是平顶山宝丰县人。在老家上学时,他学过摄影。

7年前,他来到郑州创业,干过很多工作,后来在别人的影楼打工,边干边学,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有了一点经济基础。2010年下半年,他终于开了自己的小照相馆。

在经营中他发现,老年顾客特别少。后来他与自家附近的叔叔阿姨们聊天,才知道,老人们并非不喜欢照相,之所以很少专门去拍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老人们年岁大了,活动不方便,而照相馆不是随处就有的,除了办证件必须要照片,他们懒得出门照;二是老人们过日子仔细惯了,买个菜都精打细算,而现在的照相馆动不动就是“豪华套系”,他们觉得太贵,舍不得花钱。

他曾经见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站在他的小店门前,看着橱窗里一张神采奕奕的老人的照片,目光中充满羡慕。他来到店外,表示说可以给老人拍同样的照片,但老人摇摇头,转身离开了。

望着老人渐渐远去的背影,他想起了老家年迈的父母。这些老人劳累了一辈子,情愿为儿女付出一切,却不愿意为自己拍一张照片。正是从那一刻起,他决心要免费给老人们拍照。因为郑州市规定6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乘公交车,他把免费拍照的年龄段也定在了60岁以上。

他们拍过的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104岁

2011年8月开始,刘刚开始自己的免费为老人拍照行动。一开始,他遭遇了不少怀疑和拒绝,因为人家都不相信有“免费的午餐”。但无论别人怎么议论,他都坚持去做,用实际行动赢得社区的支持和老人们的信任。

昨日上午,刘刚一共为机械化社区家属院的46名老人免费拍了照片。下午,他又为这个社区对面的搪瓷厂家属院的20多名老人拍了照片。

他拍过的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人,已经104岁了。

线索提供 王鸿(稿费50元)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83521 2013-07-23 00:00:00 二 开照相馆的夫妻俩<BR/>免费给60岁以上老人拍照<BR/>坚持了近3年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