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他俩跳得难看 她俩游得超美
中国能把韩国踢趴下了?
后半生想用金牌换身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前半生用身体换金牌
后半生想用金牌换身体
残奥冠军卖金牌凑手术费 自费看病生活艰辛
◀双腿截肢的刘玉坤被称为“励志姐”

昨天,55岁的残奥会铁饼冠军刘玉坤拿出所得的部分金牌,希望有好心人能将其收藏,帮助自己凑齐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费。目前,她在北京一家公司打工,以每月工资及退休金养活自己、积攒手术费用。

超负荷训练埋下病根

1976年,18岁的刘玉坤因工伤、医疗事故,失去双小腿。在京换假肢时,被当时国家残疾人田径队的教练们发现,被招进黑龙江残疾人田径队,成为我国第一代残疾人田径运动员。

多年前,她包揽全国第一届至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女子A3级别铁饼、标枪、铅球的15枚金牌,并在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上获得该级别铁饼冠军,同时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为此,她一度被媒体称为“三铁公主”。

刘玉坤介绍,多年的超负荷训练、比赛使她身上多处受损,“训练要举杠铃,膝盖超重承重,磨得左腿膝盖疼”。她称,自己的腰椎、脊椎、颈椎“没几节是好的”,腿部亦有滑膜炎积水、囊肿情况。

她称,八九年前,超负荷训练落下了病根。在训练期间受伤只能扎电针缓解,那时候开放手术有风险。大夫说不能训练,但是以前想的都是成绩,还是带伤继续训练。

经济窘迫打工挣钱

目前,刘玉坤正在北京一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担任业务主管。昨天上午,因为几天前刚去天坛医院接受了左腿的囊肿清除手术,她无法佩戴假肢,因此在家中休息。

刘玉坤称,她的腰椎间盘突出已压迫神经,医生表示“如果不进行手术,会有瘫痪的风险”。风险较低的微创手术费用需要20余万元。

为了攒下手术费用,刘玉坤前年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打工。“我想这里机会更多一些,如果有病痛也不会让家人担心、给别人造成负担”,从一家火车票代购点到目前的工作,刘玉坤的月工资收入由1300元涨至近3000元。加上2000多元的退休金,刚能维持她的生活和日常治疗的费用。

“因为医保在老家齐齐哈尔,在北京看病全是自费,而微创手术的费用则根本不能报销,我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刘玉坤说。

>>讲述 “前半生用身体换金牌后半生想用金牌换身体”

谈及自己的体育生涯,刘玉坤并非没有后悔过。“国内外的金牌我有20多块,这真的都是我拿命换来的。”

“在东北,大家都认识我,根本不可能跟别人讲我这样的生活,我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几年前,也曾有人劝说并不宽裕的她将最珍贵的奖牌、奥运会火炬出售,但刘玉坤要强的性格让她无法作出这样的决定。

2011年,年过半百的刘玉坤再次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女子铅球F58级比赛,夺得铜牌,当时的采访中,她告诉记者那是因为对体育的热爱。昨天上午,刘玉坤坦言,另一方面也出于奖金的考虑,“当时奖励了25万元,很大程度缓解了经济压力”。

近两年,生活、伤痛的压力让她思考再三,态度发生转变,“前半生用身体换了金牌,现在就想用金牌换回来健康的身体了,不用给家人朋友造成负担”。昨天,刘玉坤表示,希望能有好心人愿意收藏她所获得的金牌、奥运火炬,帮助自己凑齐医疗、手术费用。

>>辩解 残奥铁饼冠军:并非要卖奖牌换命

昨天,记者联系到刘玉坤本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玉坤却出人意料地表示自己并非“卖金牌换命”。而在如今频频曝光的退役运动员“凄凉”事件下,双腿截肢的她更能被称为“励志姐”。

“可能是大家曲解我的意思了,我的想法是如果哪家医院愿意用奖牌抵一部分医疗费,我愿意暂时让出来,等挣够了钱,我再换回来。奖牌是用血汗换来的,不会随便卖的。”刘玉坤一直强调自己并非“卖金牌,博同情”。龚棉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83550 2013-07-23 00:00:00 二 后半生想用金牌换身体KeywordPh残奥冠军卖金牌凑手术费 自费看病生活艰辛前半生用身体换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