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1版:登封金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味道人家
导读
嵩山美食征集评选活动等您来参加
17岁少年打工救母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17岁少年打工救母
打工为凑救命钱
高亚飞雨中推车送沙灰料。

记录登封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发现身边的真善美

一个月前,患有先天性癫痫病的妈妈因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敦厚老实的父亲东挪西借,欲哭无泪。为给妈妈凑集救命钱,登封学子高亚飞毅然离开学校,到市区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不管骄阳如火,还是大雨倾盆,他搬运水泥,装卸物质,肩膀和脊梁被暴晒出了泡,两个手掌被磨出了血泡,“只要能救我妈,累死都不怕。”高亚飞说。

见习记者 张朝晖

登封金版 冯俊超

A

B

卖力打工挣钱

7月23日上午,大雨过后,天气闷热,在登封市区一家建筑工地上,工人们纷纷走出石棉瓦搭建的简易工棚,蹚着积水,踩着松软的湿地,各自走向搅拌机、提升机和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亚飞这孩子就歇不住,真有劲儿!一天到晚不知道累。”不知谁说了一声,大家看到,那个叫亚飞的瘦小少年肩上披着蓝色T恤,头戴黄色安全帽,正用力推着一辆装满沙灰的车子,朝提升机走去。“现在能吃苦的孩子不多,亚飞这孩子就是不一样。”

今年17岁的高亚飞是登封市嵩阳高中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家住白坪乡东白坪村。他的妈妈梁德娥今年45岁,因患有先天性癫痫病,后引发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爸爸高苟身小体弱,常年靠在家门口附近打零工维持家用,照顾妻子,供高亚飞上学,生活非常困窘。

6月22日,梁德娥突发脑溢血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高亚飞闻讯赶到医院,看到妈妈躺在床上,全身插满了管,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妈妈住院的钱都是家里借的,借我姨的、我姑的,能借的都借了。”高亚飞说,“我要救我妈!”

暑假第一天,他就找到一家建筑工地,当起了杂工,和泥、清污水、推泥沙,只要能干的,他什么都干。

C

母爱不分智商

梁德娥自幼患癫痫病,因家里无钱医治,导致经常发作。“我爸让妈妈做什么,妈妈就是不干,有时候还和我爸急,我只要一说话,妈妈就会去做。”高亚飞说,小时候她妈妈只吃儿子吃剩的饭。妈妈虽然不会用语言表达母爱,却会在下雨天自己淋着雨去给儿子送胶鞋。“有次上学时,我妈跑到我身边塞给我很旧一张5毛钱,我问她哪儿来的,她说拾的。”在高亚飞的记忆里,妈妈总喜欢和他在一起,即使什么都不说,但高亚飞能感觉到妈妈和儿子在一起很开心,妈妈的需要就这么简单。

高亚飞经常把自己省下来的钱买东西回家给妈妈吃,妈妈总是很开心。

白天打工,下班后高亚飞就跑到医院,站在重症监护室外面,“虽然看不到妈妈,但这样能离妈妈更近一点,妈妈也能感受到我就在她身边”。

D

累死都不怕

第一天从工地上回来,晚上到医院陪妈妈时,高亚飞才发现手上早已磨破了血泡,腿上也擦伤了,肩膀上火辣辣地疼。“我爸爸当时就哭了,说我晒了一脊梁泡,夜里我是趴着睡觉的。”高亚飞说,第二天姨妈见到他,也忍不住哭了出来。“我要救我妈,累死都不怕!”高亚飞说。

高亚飞已经在工地上干了20多天,皮肤晒得黝黑,大人们都笑他像个非洲来的少年,但也打心眼里佩服他的韧劲,“亚飞这孩子年龄不大,个子不高,干起活来不要命,大热天三十七八度,热死人,他都不在乎。”工头感慨地说。

“我只有一个想法,救我妈。”高亚飞说,“我答应过我妈,将来要开车带她去旅游。”

本报将于本周日(7月28日)上午在登封市迎仙广场举行爱心捐助活动。届时,将有登封作家现场义卖作品。

本报热线:62880555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83894 2013-07-24 00:00:00 三 17岁少年打工救母KeywordPh打工为凑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