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热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是新闻:瓜棚年年摆年年没人用
也是新闻:瓜棚年年没用年年照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是新闻:瓜棚年年摆年年没人用
也是新闻:瓜棚年年没用年年照摆
听瓜农细数不进瓜棚卖瓜的N种原因
工人路淮河路口瓜棚一直空着

不是新闻:瓜棚年年摆年年没人用

也是新闻:瓜棚年年没用年年照摆

从2005年起,郑州市开始在社区、背街小巷设置临时瓜棚,方便瓜农卖瓜。可一个不争的现状是,因帐篷瓜棚“中看不中用”,大多数为瓜农设的西瓜直销点空空如也,瓜农宁可在太阳下暴晒着,也不进帐篷瓜棚。

虽然亮相晚于往年近20天,但我市600个定点直销瓜棚今年依然一个不少,而它们的使用情况也和往年一样备受冷落。

“没人去临时瓜棚,一方面瓜棚都是塑料布搭的,里面热得根本待不住人。另一方面,很多瓜棚设置的位置很偏僻,不是无人问津,就是在厕所旁,谁去啊!”在街头采访,不少瓜农如是评价。

郑州晚报记者

吴淑娟 文/图

现状

瓜农围着小区“打游击”

“小区里去年还有定点销售瓜棚让瓜农卖瓜,每斤还比外面便宜两毛钱,今年咋没有了,奇怪。”郑州市文化绿城社区的林大爷这几天有些纳闷。

昨日上午近10点,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有6辆瓜车在这个小区附近的道路上卖瓜。但在小区内,确实不见一辆瓜车。

随后,记者在鑫苑路鑫苑名家、中州大道伟业栖岸等小区走访发现,小区内均看不到瓜农的身影。这些小区的物业公司均表示,今年不准许瓜农在小区内卖瓜。

据了解,由于今年郑州市房管局出台一个规定,明确规定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向瓜农收取任何有偿服务费用。

知情人称,物业公司无利可图,还要承担责任,干脆就不让瓜车进了。

即使通过办事处和社区协调,个别小区内设了定点瓜棚,也因为生意冷淡,形同虚设。

铁道陇海家园小区西门处有一处二七区定点瓜棚,但半月来瓜棚里并没有人卖瓜,空荡荡棚子成了保安们休息的场所。

在小区门口马路边上卖瓜的朱仙镇瓜农赵银贺说,:“小区里瓜棚位置不行,很少有人过,一天也卖不了几个瓜,咱在那耗不起时间啊。”

“定点”卖不如跑着卖好?

疑问

昨日下午2点,工人路淮河路口南100米处,路两边人行道上各有一个定点销售瓜棚,距瓜棚不远的工人路332号院门口的保安说,这俩瓜棚摆这儿一个月了,还没见有瓜农进去卖瓜。

瓜棚前机动车道上,停靠着一辆满载西瓜和大蒜的农用车。通许瓜农侯义勇父子把瓜棚的围挡布掀起来通了半天风,才敢坐到里边歇歇脚。

“夜里两点从家里出发,早上7点到郑州,就在这个地方卖瓜,这都快4点了,才卖掉100斤瓜,晚上得换地方卖了。”侯义勇说,“如果进瓜棚卖瓜,得把西瓜从车上搬到瓜棚里,费力,所以我都直接放在车上卖。”

路对面扎堆停了四五辆瓜车,开封杏花营瓜农朱新柱说,他很少来郑州卖瓜,今年因为西瓜行情特别差,才上郑州来。

“俺两口从昨天到现在,从郑汴路跑到航海路,这又跑到西郊了,听说都转大半个郑州了,才卖300斤瓜,再让定点在一个棚子里,更卖不动了。”

上一次进瓜棚还是2005年

瓜农

下午3时,开封县瓜农周文俊和往年一样,站在烈日下的汝河路口卖西瓜。

和往年不同的是,周文俊的瓜车上多出一把大遮阳伞,“这是20天前头一次进城时,跟人拿瓜换的,当时西瓜是一块钱一斤,这把遮阳伞是80斤西瓜换的,合80块钱”。

老周说,晒过的西瓜皮会变黄,瓜瓤颜色也会变,吃着口感不好。

就这他都不愿进现成支好的定点瓜棚,听老周细说啥原因。

一是瓜棚里太热。“瓜棚都是塑料布搭的,大太阳底下热得很,白天根本待不住人。下雨的时候能避避雨,但也不能住人,里边蚊子多得很。”

二是嫌小区里瓜棚不安全。晚上小区里黑灯瞎火,万一遇到坏人,呼救都没有用。

周文俊说,瓜农晚上都喜欢睡在马路边十字路口,因为那里四面通风,凉快。另一个地点就是银行门前,那里监控摄像头多,安全。

三是位置好的瓜棚都被西瓜贩子占据,轮不到瓜农用。

虽然知道小区里有办事处的定点瓜棚,但因为这些原因,除了2005年第一年设瓜棚时进去“体验”了一次,老周还没进去过第二回。

瓜棚不受欢迎就是浪费

市民

记者从郑州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设置定点直销瓜棚,由市里对各区进行财政补贴,具体标准为,新棚每个1000元,旧棚每个360元。

全市600顶瓜棚总建设费用约40万元,此项资金由政府统一协调支付。

对于瓜棚的使用现状,市民有何看法?

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10多位郑州市民。一位王大爷的看法颇有代表性:“政府既然出资建了瓜棚,就应该充分考虑到瓜农和市民的实际需求情况,瓜棚是固定的,所以设置瓜棚前要选好位置,结构科学,规范管理,否则瓜棚不受欢迎便是浪费了社会资源。”

“政府有关部门还需多动脑筋,比如是不是可以学学山东省济南市的做法,不仅规划卖瓜网点,还专门绘制‘西瓜地图’,把标着西瓜临时销售点的地图分发给瓜农、市民,让市民在哪儿买瓜、瓜农在哪儿卖瓜都一目了然。这样,既方便了市民买瓜,瓜农也不会总是‘打游击’卖瓜。”一位市民这样说。

完善措施实现惠民目标

政府

细心的市民发现,定点瓜棚直到7月份才大量出现,比往年晚了近20天。

对此,市西瓜办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今年中牟本地瓜60%通过外销渠道完成销售,瓜农进城直销卖瓜人员减少,定点直销瓜棚一事未被足够重视。

但进入6月底,随着来自开封等地的外地瓜农大量入市,对交通和社会治安均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在此背景下,从方便市民消费,关爱瓜农安全方面考虑,加快了西瓜直销点的设置。

7月3日,市政府召开西瓜销售服务工作会议,要求7月10日前,市区600个临时西瓜直销点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

针对记者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昨日上午,郑州市西瓜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市之所以专门设置这些瓜棚,主要是为了方便瓜农、方便市民、规范管理。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他们将上报市政府,以进一步完善有关工作,真正把惠民目标落实到位。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85612 2013-07-30 00:00:00 二 不是新闻:瓜棚年年摆年年没人用<BR/>也是新闻:瓜棚年年没用年年照摆KeywordPh听瓜农细数不进瓜棚卖瓜的N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