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晚报影响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秀美大熊山
登封17岁少年打工救母引发全城救助
无影灯下生命的守护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秀美大熊山

《大熊山杯》生态文明在身边·探秘大熊山征文大赛

大熊山位于登封市徐庄镇西南方,逶迤于登封、汝州、禹州之间,号称鸡鸣听三县。

为什么叫熊山呢?《登封市志》载:“主峰大、小熊山,远望像熊伫立,故古人称为二熊。”“熊山积雪”为嵩山三十六景之一,《登封市志》云:“熊山四时景色不同,而尤以冬季积雪蔚为奇观。当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熊山大小山峰像一群白熊在奔驰,待春日雪融,独‘二熊’积雪犹存,活像熊着白衣白帽在舞动。如果雪后晴日,登临其上,则高低山崖尽挂冰柱,远近树木全戴冰花,在红日照耀之下,一片琼楼玉宇,似在水晶冰林之中。”

汽车行至公路终端,在崇山峻岭间出现了一处青砖绿瓦的古建筑。这里竹修林密,涓涓细流绕寺而过。下车进入大门,方知是水峪寺(少林寺下院)。完整的四合院,小巧玲珑,院内塔松青翠,古柏苍苍,给人一种佛教寺院的幽静感。

登封人都知道,水峪村在告成镇,而徐庄镇怎么会有一个水峪寺呢?关于该寺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该寺原来就在告成镇的水峪村,故名水峪寺。因西天佛祖南海观音痴迷大熊山风景幽雅,林泉秀丽,可做道场,遂于当天晚上向村里的老百姓租借牲口,一夜之间将殿宇迁徙至大熊山下。笠日,天色大亮,饲养者发现牲口通身是汗。不胜惊异,众又发现水峪寺已无踪影,更为惊奇。当发现大熊山下的寺院和水峪寺一模一样时,方知寺院一夜之间向西南迁移了20里。所以这座寺院虽在徐庄镇的大熊山下,人们还习惯称其为水峪寺。

龙潭沟是一条从小熊山深处延伸而来的峡谷,谷内小溪随山势而至。谷口是约10米高的断崖,形成垂直而下的瀑布。崖下有一碧绿水潭,人称青龙潭,潭边崖石上有“饮马池”三字。相传西汉末年,王莽与刘秀大战于昆阳,刘秀大胜王莽,赴洛阳途中,来到大熊山下。此时,人困马乏,口干舌燥,在这条山谷口发现了这条小溪,便在这里安营扎寨。刘秀在青龙潭饮了马,士兵野炊就餐。就在兵马水足饭饱体力恢复之时,王莽人马从后边追来。刘秀军队处于前是断崖,后有追兵危急之中,刘秀正在马上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只见那马在原地转了三圈,鼓足了劲,朝着眼前10米断崖“嗖”的一声跃了上去。刘秀进入龙潭沟,闯过石门,往洛阳而去。至今断崖上还留有马蹄印。自然景观和人文故事相结合,使大熊山森林公园更加奥妙无穷。

大熊山层峦叠嶂,起伏连绵,林密草深,曾为抗日根据地。在大熊山下的孙桥村和刘家门村,至今还留有河南军区司令部旧址,王树声司令员和戴季英政委旧居。1945年建立的八路军后方医院位于大熊山柏石崖。豫西抗日军政干校杨林分校位于大熊山脚下的杨林村,被群众誉为杨林抗大。1945年1月28日,皮定均率部在大雾弥漫之夜,突袭关湾寨,灭敌二百余。击毙关湾寨自卫团团长。战场遗址尚存。大熊山可称谓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连年来,徐庄镇党委、政府利用本镇的山水资源,以森林生态和环境保护为宗旨,以大自然为依托,开发大熊山。把大熊山建成了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健身探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山岳型森林公园。沉睡数万年的大熊山从睡梦中醒来,为徐庄人民造福。徐庄人民用勤劳双手,把大熊山建设得水常流,水常清,山更绿,山更美!景新源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85885 2013-07-31 00:00:00 三 秀美大熊山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