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公民声音
舆论质疑
郁慕湛专栏
今日关注
媒体评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媒体评说
潇湘晨报广州日报京华时报

现代快报

期待“撤职”成为问责的常见词

在政府官员“问责新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免职”“停职”漫天飞。普通民众有误解,以为这就是把责任人的官罢了,乌纱帽撸了,殊不知,这“免职”“停职”根本就不是行政惩戒措施。一些被免职的官员官位不见降,权势不见少,舆论往往不依不饶,以为这是有关方面在违规“带病任用”。公众的愤怒当然落在一个核心上:干部问责怎能如此儿戏?官员被免职,只是一种组织人事处理,只有被撤职,其个人才会有严重的职务损失,付出高昂的政治代价。官员因错而受处分,因失职渎职而被问责,应该是一个行政常态。该撤职而不撤职,以免职代替处分,必然导致有权不想担责、出事不怕问责。官员我行我素,对权力不怀敬畏,不出事才怪。

潇湘晨报

杭州的“清凉样本”可以被复制

据央视报道,杭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安装空调的公共场所、经营场所、避灾场所(人防设施)等,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积极主动向公众免费开放,坚决杜绝高温炎热死亡事件的发生。从日常的情形来考量,那些安装空调、被要求开放纳凉的经营场所、避灾场所(人防设施),事实上一直都在“开放”,通知不过是强化了开放责任。而纳凉“不影响生产经营、确保安全”的前提,更是避免了免费开放可能造成的过度纳凉的“公地事件”。直面看似不可遏止的“热浪”,我们太需要一些杭州“清凉样本”,或者说是自觉提供的政府纳凉服务与制度。

广州日报

警惕权力通过拳头传播戾气

7月30日下午,湖北荆州闹市街头,一辆奥迪停车后未交费欲驶离,收费员上前拦停后,坐在奥迪副驾上的男子冲下车挥拳打人。一旁热心市民劝阻也遭脚踹,男子在现场自称是“宜城市政法委的书记”。民警赶至将当事人带至派出所调查,据了解,打人者系宜城市政法委副书记吴光山。公职人员打人,时下不时发生。纵观这些打人的公职人员,有的因不想交停车费而挥拳,有的因车被挡道而砸车,有的因一言不合而动粗……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在手,动辄在民众面前拂袖挥拳,打骂斗殴,这哪里有什么官德可言,简直与流氓地痞无异。官员爱把拳头挥向百姓或者下属,影响官员形象自不用说。

京华时报

探索“尊严死”亟待法律规范

对普通人来说,死亡也许过于遥远;而对那些ICU病房里已经失去行动甚至思维能力、毫无复原希望的病人来说,身体被切开插满导管,承受着心脏电击、大量灌药、因心肺复苏术带来的肋骨断裂的痛苦,每天都大量重复发生。需要强调的是,“尊严死”是“对没有任何恢复希望的临终患者或植物人停止单纯依赖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的毫无质量的生命状态”,并不同于“安乐死”。尽管单从维护生命尊严的角度,二者的区别似乎仅在于程度,但在目前法律的层面,却有合法与否的区别。即便法律没有禁止,面对“死”这样严肃的大事,面对根深蒂固的伦理传统,对“尊严死”概念谨慎推行,并给予其严格的“生前预嘱”的约定,是必要的。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86589 2013-08-02 00:00:00 五 媒体评说KeywordPh潇湘晨报广州日报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