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推进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管城回族区北下街街道办事处从宣传引导、硬件投入和提升服务入手,做好倡导文明新风、强化困难帮扶、构建和谐街道三篇文章,现如今街道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正悄然发生变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硕果累累。
宣传载体多元丰富,文化活动常态新颖。两年一届的新华社区“老年人趣运动会”刚刚闭幕,代书胡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免费电脑培训班,所有学生均来自辖区的老人、流动人员和青少年朋友,按照培训对象分为初级和中级班,分班分时段进行培训;近年来,该街道不断加大宣传经费投入,先后升级了6个社区党员活动中心、4个标准基层党校、2个示范化文化中心,建成了河南省首家街道信息化管理中心,自办了郑州市首家街道报纸《万家风》,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社区论坛”,自发组建了老年门球队、扇子舞等16支文艺队伍,每年组织演出达10余场。随着民族地域特色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精神福祉。
困难帮扶持续有为,辖区环境改善明显。该街道投入资金80余万元,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我为党旗添光彩,扶贫解困一帮一”、“情暖万家”、“网格解民忧”等帮扶救助活动,实现了困难家庭救助全覆盖。为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该街道“一街一景、一院一新”整治标准,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升级改造特色型社区1个,新建文化墙1条,整治背街小巷摊点4处,规范疏导点6处,建立问题网格台账74处,治理69处;拆除违法建筑132处,开辟临时停车场1处,新增停车位521个。随着城市管理投入力度加大,居民出行、城市管理、辖区环境都悄然发生着变化。
服务管理模式创新,转变作风化解难题。针对群众需来办事项,规范机关人员工作流程,依托服务大厅民政、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人民调解、群众来访等多个窗口,随时办理群众所需事项;创新服务管理模式,组织社区网格长和网格人员下沉一线,进社区、访楼院、入家庭,主动上门解决群众生活中的一些难题。随着一些延伸型订单式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群众以往长期盼望解决的众多问题得到了集中消除。该街道在创新实施订单式服务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根本原则,狠抓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养成、业务技能、思想道德、服务群众等建设,重点围绕当前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细化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一对一解决问题,面对面化解矛盾,心连心长期帮扶,集中解决了涉及群众关心的各类问题40余件,调处社会矛盾33起,取得初步成效。
通讯员 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