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S06版:社区播报/话题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陪伴自己30多年的梳妆台 当年由父亲和哥哥打造 “要不是搬家过程有点磕碰,好好擦擦,它还是明光铮亮的”,家住胜岗小区的王秀莲用手抚摸着自己陪嫁时的梳妆台,怜惜地说。 1976年王秀莲出嫁时,家里还很穷,拿不出像样的嫁妆,会木工手艺的父亲和哥哥就给她做了一个梳妆台。 外观是照着从武汉亲友那儿讨来的图样做的。当时做柜子的材料是从二里岗木材市场买的,有红松、桐木、桦木。七拼八凑备齐后,父亲和哥哥开始动工,前后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可以说一个梳妆台凝聚了父兄的爱。 慢工出细活,做出来的东西自然耐用,并且很好看。王秀莲说,梳妆台做好后,本家一个哥又给上漆,先刷一层色,然后打磨,再刷一层色,接着再打磨,反复多次。 在当时这样一件南方样式的家具还是很珍贵的,王秀莲和家人脸上也很有光。 30多年的岁月里,王秀莲每天坐在梳妆台前时,心里就会涌动着一种暖暖的幸福。近年来,生活宽裕了,孩子嫌梳妆台样式老、占地方,让王秀莲扔掉,她坚决不答应。 后来,随着拆迁改造,一家人搬进了安置新房,家里用不着的老物件都扔了,王秀莲仍坚持不让扔掉梳妆台,她心里委实舍不得。“我孩子的年龄都赶上梳妆台的年份了,我会一直保存下去,让它看着我和我的家庭一天天成长。” 郑州晚报记者 潘登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