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豫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回想一生,来日无多,不求功利,只求清白。有生之年,能被承认我是一个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抗战老兵,这就够了!”
看得人想哭,影像的力量!
0809mkl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看得人想哭,影像的力量!

《不能忘却》令人难以忘却,网友微博评论说

8月6日,本报全新改版第一天,16个版的《不能忘却》寻访抗战老兵特刊隆重推出,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几天来,专家、读者、网友或致电本报热线,或通过微博转发、评论、留言,纷纷表达对这一重磅报道的肯定和对抗战老兵们的敬仰之情。

参与报道的郑州晚报记者看到大家的关注和热议之后,受到很大鼓舞,认为这是最大支持和动力。本报决定绝不辜负读者的期望,将这一系列报道继续做好,善始善终。今日起推出根据读者提供线索的老兵寻访报道。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热线反馈

“我认识一位抗战老兵,原来是国民党五十五军的,95岁了,住在中牟白沙镇。”

“我父亲是1916年生人,是国民党远征军,去过印度,参加过缅甸野人山战斗。”

有很多热心读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线索,希望他们知道的老兵,也能被本报记者采访报道。这些线索,本报记者一一记录下来,计划逐一落实,认真走访。

■相关部门

郑州晚报记者还致电郑州市民政局,优抚处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已经看到了《郑州晚报》的《不能忘却》特刊。他们认为特刊做得很好很及时,已经把报纸专门进行了保存,待时机成熟之后,他们也希望与媒体携手做更多事情,而且,他们已经领会了民政部将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与社会困难群众一样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并可优先优惠进入敬老院、福利院的相关精神。这说明政府正在进行对抗战老兵的优抚工作,只要文件的相关执行政策下达,他们会立即落实。

■微博热议

在新浪微博上,本报系列专刊一经发布,立即引来了热议。贺延光、许林、曾璜、那日松、浦峰、陈更生、李涛等摄影界的领导、专家、名记纷纷对附有本报特刊版面的微博给予转发和好评,也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意见。

@曾璜:灯光用得很好,设置了职业门槛。肖像最好,色温、表情、光比、构图都好!建议如投比赛,可选肖像类。

河南日报资深记者@陈更生摄影:很好的视觉版和有深度的记录,谁拍的?学习!

资深编辑@哪吒:两个字,震撼!英雄们,致敬!这组照片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绝对好得无话可说!大赞!

读者@张-小-黑:看得人想哭,影像的力量!

读者@Rui_BlahBlah:这个专题做得很棒!

读者@轻松面jorny:向老兵们致敬!也向采编团队致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89568 2013-08-09 00:00:00 五 看得人想哭,影像的力量!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