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文化 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丑男无敌
过继
司马迁的感情比班固丰富
f0813fl1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司马迁的感情比班固丰富

班马异同,自古以来讨论的很多,今天我也说几百字。

我感觉,司马迁的感情比班固丰富。当然,我不是说班固生性凉薄,而是因为他和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不同。司马迁毕竟还是“后六国时代”的人啊,他敢说,并最终因敢说丢掉了睾丸。相比之下,班固倒霉得多,他对自己的嘴巴管得很紧,但最后也死在狱中。他是因为站错了队,这是不由你主观意志所决定的。

无人不知,班固的《汉书》有一部分是抄《史记》的,但人家也不是百分之百抄,在某些个主观评价的地方,班固有些隐晦的改动。不细究没什么,若细究,或者就可看出他和司马迁不同的性格。为了证明不是胡说,少不得还要举证。

比如《史记·佞幸列传》,提到韩王信的曾孙韩嫣,因为和汉武帝是同窗,从小就在一起玩,武帝即位后,很受宠幸。武帝常和他同床睡,搞不搞基就不知道了,赏赐更是不可胜数。连皇宫后院,妇女成群,一般有生殖器的男人都是不许进的,但韩嫣可以出入自如。司马迁写韩嫣也有才华,司马迁写他“善骑射,善佞”。但班固的《汉书》里,这句却改为:“嫣善骑射,聪慧。”我们可以注意到,“善佞”被改成了“聪慧”,而前者显然是一个带有道德评价的词,孔子说过,“放郑声,远佞人”,“佞人”不是什么好人。相比之下,“聪慧”却是个褒义词。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讲述在先秦时代,“佞”也有聪明的意思,它的本义是口舌便给,古人认为,聪明人才有口才。可见班固和司马迁的意思是一样的,但“佞”在汉代已基本上是贬义词,可见司马迁对武帝宠信韩嫣是很义愤的,而班固却明智地修改了这种对先帝带有诋毁色彩的词。

再如《游侠列传》里郭解的命运,公孙弘对武帝说郭解任侠行义,跟国家政权对着干,实属“大逆无道”,于是武帝“遂族郭解翁伯”,而《汉书》这句作“遂族解”,我们知道,古代称字表示尊敬,司马迁加上郭解的字“翁伯”,千载之后,我都能从书中感受到他的沉痛,感受到他对郭解深深的同情和怜悯。而班固则是一副冷眼旁观的神态,这个大文学家,已经被大一统的专制体制潜移默化为一个典型的御用文人了。

史杰鹏专栏 大放绝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92491 2013-08-13 00:00:00 二 司马迁的感情比班固丰富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