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8版:TOP养生 健康最亮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中医院:中医疗法标本兼治防控“糖尿病”
酷热防中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酷热防中暑
专家提醒:养生粥功效有很多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要想皮肤好,米粥煮红枣;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当下的郑州虽已立秋,但气温的居高不下,让重视养生的人对这则网上流传的“老中医顺口溜”青睐有加。养生粥真的有如此奇效?夏秋季节不同体质的人适合喝什么样的粥?食材混搭有何禁忌?煮一碗靓粥又有何窍门?诸多关于“粥”的话题让网友在追捧中也渐生困惑,今天我们请来了专家,一谈夏秋季如何煲适合自己的那碗养生粥。 郑州晚报记者 李鹏云

A

食材混搭 喝粥养生更到位

千百年来,有饭的饱腹之功、菜的美味爽口、汤的营养开胃的粥,一直为国人所喜爱并百吃不厌,这也难怪关于粥的“网络神方”能如此在网上疯传。

对此,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孙玉信认为,网上流传的关于粥的养生方子有硬伤,喝粥只能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不能治病,如果疾病已经出现或比较重时还是应到医院及时治疗。

另外,这些方子中的食材过于单一,营养度也打了折扣。他建议最好将多种食材混搭在一起,营养才会更全面。“煮粥时一般都是一锅而成,还不如多放几种食材,取各自的长处,营养会比较丰富。”孙玉信说,“对于平时连煮粥的时间都没有的人群来说,更简单的办法是将各种食材烤熟磨粉,然后就可以冲调后直接食用。”

“不过,只有煲粥和煲汤才能发挥食材的最好功效,比如古人有喝中药后再喝粥以助药力的说法,由引也可见粥有其独到的地方。”孙玉信说,食材经过熬煮后,各种营养成分会发生反应,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建议有条件的人还是采用熬煮的方法加工食材来养生保健。

而针对这张“网络神方”,孙玉信介绍了一些混搭方案:如若要皮肤好,粥里可以放红枣、枸杞、桂圆、银耳等;若要不失眠,粥里可放莲子、核桃、小米、百合等;腰酸肾虚、头发易白的人,粥里可放核桃、黑豆、板栗、淮山药等;想要润肺止咳,粥里可放百合、陈皮、冰糖、杏仁等;要想健脾胃,粥里可放淮山、茯苓、扁豆、无花果等。若想防中暑,可把大米、荷叶、冰糖、枸杞一起煮,方法是取大米煮粥,待粥熟后加适量冰糖搅匀,趁热将荷叶撕碎覆盖粥面上,待粥呈淡绿色取出荷叶即可食用。

B

看病讲究对症,喝粥更应“对症”

中医上讲,粥的养生保健价值很高,然而用粥怎么养生,这要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季节来区别对待。同时,冬春可适时大补,夏秋宜清补。在夏秋季节不同体质的人到底适合喝什么类型的养生粥呢?

寒性体质这类人血液循环不好,易出现手脚冰冷,脸色比一般人苍白,肤色淡,容易盗汗、大便稀,小便清白,口淡无味,喜欢吃热的食物,平时很少口渴,因此喝水也较少。

对策:宜多吃温性或偏热性的食物,如黑米粥、红枣粥等。

热性体质产热量较多,身体有热感,一般脸色红赤,容易口干舌燥,喜欢吃冷饮,小便容易发黄且量少。

对策:不适宜服用偏温热性的食物,比如红枣、枸杞等。应多吃一些寒凉滋润性的东西,如绿豆粥、薏米粥、大麦粥、荞麦粥、小米粥、鸭肉粥等。

实证体质的人一般肌肉健壮、性格外向的人多半是实证体质,比如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的人,平时易出汗,口中也多黏腻。

对策:平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吃薏苡仁粥。

虚性体质的人这类人平时易出汗,受累后容易感冒,性格比较沉静、内向。

对策:平时宜多食用山药粥、红枣粥、并配合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牛肉等。少吃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93162 2013-08-14 00:00:00 三 酷热防中暑KeywordPh专家提醒:养生粥功效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