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许昌文庙正门何时才能打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只有状元才能走文庙正门,三国以来,许昌未出现状元
许昌文庙正门何时才能打开?

■核心提示

这是一座庙,屹立于商埠繁华的闹市中心,青砖绿瓦的古建筑雄姿挺拔,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却没有缭绕的香火和接踵的香客,只因汉代州官定下一个规定,只有状元才能走文庙正门,以此激励许昌学子。可弄巧成拙,自三国以来,许昌没有出现一个状元,所以正门一直关闭着,更给这座庙增添了几分神秘。

8月初,传统文化爱好者在网上提出设想,建议为“高考状元”重启许昌文庙正门,还原历史盛况,激活文化遗址,“复辟”古代教育模式,恢复文庙“庙学合一”的功能。千年之后的今天,文庙的正门何时才能打开?为谁打开? 郑州晚报记者 王战龙 许昌报道

紧闭几百年的文庙正门

何时能开启?

“虽说科举没有了,传统的状元没有了,文庙正门几百年都没有开启,但能否为高考状元开启正门呢?”

8月初,许昌传统文化爱好者在网上发出了这样的呼吁。一时间引起民众特别是当地文庙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建议:为高考状元开正门(就像西安的雁塔题名一样激励许昌学子),也许会成为许昌最为特色的一景,还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升许昌文化氛围,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金代《许州重迁宣圣庙记》记载,许昌文庙始建于唐文宗开成元年,最初庙址在许昌城东南角,因战乱被焚毁,后重新修建,并最终固定在了现在的位置。至清道光年间,许昌文庙终于形成了完整的格局。

“所有文庙都是坐北朝南,在中轴线上,一般自南向北依次是照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又称戟门)、东西廊庑、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大都附有乡贤祠、名宦祠、魁星阁、文昌阁、光霁堂、敬一亭等建筑。”春秋楼文管所副主任甄伟说。

在通规之下,各地文庙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

当地保留的一份明代刊印的许州州学图,依稀能看到文庙的恢宏气势。按照图上中轴线上的建筑顺序,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坊、仪门、灵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而文庙东边,是过去黉学的所在地,设有严师堂、尊经阁、杏坛等建筑。

现在的许昌文庙,过照壁,依次是泮池、戟门,最后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仅存的明清建筑,单檐歇山式建筑,九脊六兽,绿色琉璃瓦覆顶,檐下施五彩垂昂斗拱,飞檐承天,赤柱接地,隔扇门窗玲珑剔透。

古代文庙书生也有着像高考一样的“黑色七月”

许昌文庙隶属春秋楼景区,综观景区布局,中间大院是供奉关公的春秋楼主景,西边大院是供奉孔子的“文庙”景点。文武两圣人的庙宇相毗邻,这样的景象在全国绝无仅有。

文庙原为孔庙别称,最早应属鲁哀公在孔子逝世后第二年,以孔子故居“故宅三间”改立而成。自此,文庙便以“厚德载物、倡导教化”为己任。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古代文庙的日常生活,那应该是“平时教学,年节祭祀”——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上旬要举行祭孔大典。

“在古代,文庙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也是古代的官办学校。”甄伟说,许昌文庙也称“许学”, 许昌的读书人在此云集,考上秀才方可在此求学。从这儿出发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考上举人便成为国家官员,仕途就此展开。

在古代,文庙老师也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各地文庙教官,一律在九年期任满后,根据所教学生中举数进行考核,给老师以升迁或降职。

比如,县学教谕,教学生20人,其中3人中举为称职,2人为平常。州学学正,教学生30人,其中6人中举为称职,3人为平常。府学教授,教学生40人,其中9人中举为称职,4人为平常。

而古代文庙书生也有着像高考一样的“黑色七月”——官称“秋闱”,每三年一次,阴历八月在各省省城的举人考试,那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秀才“秋闱”的压力,从“范进中举”的故事中可见一斑。

能否为高考状元重启正门?

鼎盛时期,文庙遍布全国,最多时,全国文庙2000多座,至今保存较好的仍有数百座。

至清代,文庙的崇高地位更是无以复加,康熙亲自到曲阜孔庙行叩拜之礼,雍正时期破格准许文庙建筑使用帝王宫殿建筑专属的黄色琉璃瓦。

“高中状元,开启正门”是每个地方文庙的终极梦想。

“照文庙惯例,一个地方出了状元,当地文庙才打开正门。不出状元,就永远不开正门。”甄伟介绍说,起初是显示状元的尊贵,后来演变为激励学子的手段。“鼓励学子好好学习,早点把正门开开。”

此惯例源于封建礼制,“文庙是礼制庙宇,必须符合礼制规范中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原则。就像故宫,平时正门也是不开,只有皇帝才能从那里出入。”

但自1905年光绪皇帝“立停科举”,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数百万文庙中求学的秀才,扔下四书五经,走出明伦堂。传统的“状元”从此成了历史,像许昌一样没有高中状元的地方文庙也失去了开启正门的唯一机会。

8月初,许昌传统文化爱好者在网上重提“开启正门的设想”,主角是“高考状元”,“虽说科举没有了,传统的状元没有了,但能否为高考状元开启正门呢?”

他们甚至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像文庙中供奉的许昌历史名人一样,将高考状元的名字篆刻在石碑上,与他们同列。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设想没有出路。因为,国家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不得以任何方式宣传高考状元。

如何延伸文庙文化各地做法不同

在时下,国学如同今年的天气一样,“炙手可热”,各地也纷纷借国学之名,掀起重修文庙的热潮,形式各异的“国学复兴”更是层出不穷。

8月10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面塑传承人何晓铮在济南府学文庙举办收徒大典,3男6女正式拜师,接受他起的艺名,来自北京的13名小学生也专程前来“拜师爷”。

此前,更有泉州文庙模仿古制,分“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个等级奖励“高考状元”:哈尔滨文庙,中榜的前三名,披红挂彩重走“状元桥”。西安大唐芙蓉园,“高考状元”身着状元锦袍,上五子登科坛、祭拜孔圣人、给文曲星上香、过龙门及第牌坊……

流于形式的模式“复辟”和浓郁的商业味,被诟病为“哗众取宠的招牌”。

“许昌文庙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主要是以保护为主,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外开放,暂无其他形式的活动。”甄伟说,景区每逢重大节日虽会演出大型情景剧《忠义千秋》,但“主要还是以武圣关羽的故事为主”。

如何激活文化遗址?她个人比较认同郑州文庙的做法。

自2006年起,郑州文庙开设国学论坛,孩子们在郑州文庙大成殿高挑的飞檐下,齐声诵读国文经典。在文庙修习国学、读经典、学珠算、画国画、写毛笔字,试图延续两千多年来的翰墨书香的文化。

重新开启正门这样的问题,在甄伟看来有些“无厘头”。她认为,文庙是现代的我们和先辈智慧联系的纽带之一。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得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后世学子能够在此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物质,创造出充满生机的新文化。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93684 2013-08-14 00:00:00 三 许昌文庙正门何时才能打开?KeywordPh只有状元才能走文庙正门,三国以来,许昌未出现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