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文化 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章子怡本周末助阵
“中原国际时尚嘉年华”
诗人不是传教士
f0815fl1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阿多尼斯对话莫言:
诗人不是传教士
莫言称诗歌、小说不能与意识形态等量齐观
阿多尼斯与莫言在北师大对话“文学在古老东方的使命”。

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日前第四次来到北京。13日,阿多尼斯与莫言等中国作家在北师大展开对谈。谈及文学的使命,这位被誉为“当今阿拉伯世界的精神脊梁”的老诗人说,自己以探索而非传达使命为己任,“写作对我来说意味着提问和探寻”。

阿多尼斯:

反对意识形态,更倾向于“人”

已经83岁高龄的阿多尼斯精神矍铄,满头银发的他身着黑西装、粉红色衬衫,显得俏皮、鲜艳。不过,对谈的题目在他看来却并不新鲜。关于文学使命、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他更倾向于从个人体验来谈。

阿多尼斯说经历让自己养成了批判的态度,“有人提及人民,我就会思考何为人民,有人提及祖国,我就会思考何为祖国,有人谈论诗歌对于人民、祖国的使命,我又会考虑究竟什么是使命,我一直向自己提这样的问题。”

阿多尼斯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并不存在预先设定的使命,“使命是后来生成的,是读者从文本中得出的”;二是他更看重诗歌和人的关系,“人民、使命这种说法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我本人反对意识形态,所以不愿用这样的字眼,我倾向于人这样的字眼。诗人不是传教士,最重要的是诗人与读者的相会。”

对于阿多尼斯的观点,莫言表示赞同,他觉得从人的角度来写作是必须遵循的原则,诗歌、小说如果和意识形态等量齐观,便失去了超脱现实的意义。他认为阿多尼斯的语言便是一个诗人站在人类立场上进行反思、顿悟的诗歌语言,“是超越了具体政治、宗教派系超然的象征性语言。”

莫言:

思想者不应将目光只局限于权势者

随后,阿多尼斯讲述了阿拉伯世界的诗歌传统,他说在阿拉伯的诗歌历史上没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讴歌人民的,他们往往会对人民代表的主流文化持批判态度。阿多尼斯认为伊斯兰文明的历史用一句话来浓缩便是“权势和权势的附庸者与伟大的创作者如哲学家、思想家、诗人、文学家之间较量的历史”。他问莫言不知中国的历史可否这样概括。

莫言则觉得这不能概括历史的全部,“在每一个时代,思想者和权力者都会存在矛盾。”莫言提到阿多尼斯的诗句“给老鼠一根皮鞭\它会像暴君那样趾高气扬”。“不管在哪个时代,清朝、民国还是现代,我们常常能看到各种皮鞭。”

莫言认为伟大的思想者也不应该把目光只局限于权势者身上,“我们的诗人屈原和权势即存在矛盾,但他后来在诗歌中问天问地,已经超出了对权势的对抗。”

阿多尼斯深表赞同,他说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往往将政治史视为人类的历史,“但一个国家不能仅仅局限于批判权势,还应该对社会、文化提出质疑”。

江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94035 2013-08-15 00:00:00 四 诗人不是传教士KeywordPh莫言称诗歌、小说不能与意识形态等量齐观阿多尼斯对话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