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抢救城市遗迹(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意最红火时,买票还得托关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东方红影剧院:新中国成立后郑州首家影剧院
生意最红火时,买票还得托关系
它承载着几代郑州人的情结,初步设想整体回迁
2011年2月,正在拆除的影剧院。
如今,原东方红影剧院旧址被围挡围起,正在做商业开发。
2010年10月,拆除前的东方红影剧院。

她,初建于共和国成立之年,当之无愧地成了郑州特有的地标,承载了几代老郑州人的情结。

她,曾经一票难求,想看一场电影都得托关系找人。

她,勾起了郑州人关于那个年代的往事,或青涩浪漫,或热情洋溢。

她就是郑州东方红影剧院。始建于1949年,地处火车站地区正兴街37号,是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建成的第一所影剧院,参照北京天桥剧场设计,当时取名为中原影剧院。后经建设先后取名为中原影剧院、人民影剧院、百花影剧院,1969年改名为东方红影剧院,一度成为当时郑州人非常重要的文化娱乐载体。

2011年拆迁,她风雨兼程走过62年。今后将如何规划?市规划局表示,初步设想将原址回迁。 郑州晚报记者 孙娟 董艳竹/文 张翼飞/图

镜头回放:老郑州人的影剧院情结

镜头一

饱经沧桑的石狮依旧守护在影剧院旧址

昨日上午10点,福寿街和正兴街车水马龙,人流涌动。在福寿街和正兴街的东南角,一个待建工地被数米高的白色围栏围住:工地里的建筑垃圾已被清理完毕,几辆车临时停放在树荫下。这里是几代老郑州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东方红影剧院旧址。

顺着正兴街往东走,约十几米的人行道上,一只石狮子在炎炎烈日下静静矗立,虽然头和身写满沧桑,但雄姿依旧不减当年,在喧嚣中显得威武而静谧。昔日东方红影剧院的热闹与繁华似乎还可以从它身上读出。

据介绍,老影剧院建筑呈长方形,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观众厅,后部为舞台和后台,是大空间建筑。观众厅青砖墙红瓦顶,墙体外侧设有壁柱,整体墙面不开窗,内部设阶梯状看台。屋顶具有中原地区传统的建筑特色,正立面采用具有南方建筑风格的马头墙装饰,既有防火功能,又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镜头二

七旬老太守着影剧院做了大半辈子生意,希望能看到重新开张

正兴街与福寿街交叉口东南角,有一位推着冰柜车的老太太,头发已经灰白。

“这里原来可是个大影剧院啊,叫东方红影剧院,每天人来人往,特别热闹。”张老太今年70多岁了,据她回忆,自己打年轻时就在剧院旁边开了两间小商铺,主要卖些吃的、喝的。店里的顾客多是看电影的人,“剧院售票口经常排起长队”。

东方红影剧院拆除后,张老太并没有到别处找店铺,就在正兴街路口摆起了冷饮摊。“我大半辈子都在这儿,有感情,不想挪了,希望能看到老剧院重新开张。”张老太说。

镜头三

最辉煌时,曾经一票难求,场场爆满

刘先生今年55岁,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在火车站旁边一商贸城工作。说起东方红影剧院曾经的红火,刘先生连声啧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郑州也没几个电影院,而火车站周边居住人口又比较集中,影剧院门前整天都有人在排队买票。”刘先生说,还有一些外地人慕名而来,他还时常当指路人呢。

刘先生回忆,当时最红火的电影有《地道战》《地雷战》《红日》等,到了80年代,李连杰版《少林寺》上映时,影剧院每天放映20多个小时,场场爆满,那是影剧院最辉煌的时候。

“很多人买票还得托人找关系,一些工厂在这里包场。”刘先生说,那时候的影剧院曾吸引全国大批著名文艺表演团体及艺术家、歌唱家来演出。

镜头四

“儿时的乐园,红白相间的门头至今还时常浮现在脑海”

东方红影剧院也珍藏着很多人的美好童年和纯真记忆。

金先生今年37岁,目前就职于一家国企,可以算得上是影剧院的忠实观众了。

自上小学,金先生就经常和小伙伴们到东方红影剧院看电影。“当时的票价很便宜,好像只有几毛钱,周末时,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到影剧院玩,还挨过门卫大叔的骂呢。”金先生说,当时的影剧院和二七塔就是他和小伙伴们玩乐的地方,童年的那份美好和纯真的记忆,以及东方红影剧院红白相间的门头现在还时常在脑海中浮现。

衰落:

在新兴影院的冲击下

日渐陷入困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方红影剧院曾红极一时,每天上映的经典剧目充实着老郑州人的美好记忆,记录着他们的点滴生活。

随着众多院线涌入郑州,东方红影剧院在观影设施和环境等方面日渐显现出她的“年迈”。很多年轻人开始转向音响较好、装饰时尚、观影效果好的新兴影院。进入上世纪90年代,虽经历经数次装修改造,但东方红影剧院还是日渐陷入困境。

2011年,走过62年风雨的东方红影剧院拆除了。影剧院将何去何从?记者采访了多名老郑州人,很多人希望能在原地重建,保留“东方红影剧院”的金门头、红五星和主体建筑风格。

规划:

初步设想

将影剧院原址回迁

2011年,郑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城乡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中心城区保护名录,32处近现代老建筑纳入其中,东方红影剧院名列第十,从中也可看出她在郑州人心中的分量。

市文物局一位负责人表示,近现代优秀建筑的利用是我国建筑文化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属于稀缺性资源,其不可再生性决定其必须受到大力保护与合理利用。

老剧院拆除之后,将来会怎样规划?对此,市规划局新闻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按照初步设想,老影剧院的位置将规划成一个商业综合楼,东方红影剧院会原址回迁。

此外,据介绍,2012年9月份,二七特色商业区规划出炉,东方红影剧院被列入了规划区的百年德化二期改造范围之内。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94772 2013-08-17 00:00:00 六 生意最红火时,买票还得托关系KeywordPh它承载着几代郑州人的情结,初步设想整体回迁东方红影剧院:新中国成立后郑州首家影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