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文化 事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漫画《风云》结束是一个时代的完结”
舞蹈《妙手生花》绽放“国赛”
“荷风雅韵”河南博物院开展
f0821fl1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庸、古龙“御用”漫画师李志清直言
“漫画《风云》结束是一个时代的完结”
金庸、古龙“御用”漫画师李志清

8月19日,香港漫画家李志清带着他的《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作品,到广州南国书香节琶洲会展中心“武侠馆”与读者见面。本次展出的还有《古龙精品集(朗声插画本)》,在这套精品集中,李志清专门重新绘制了封面及100多幅插图。

金庸人物比古龙人物更容易画

李志清是古龙和金庸的“御用”漫画师,与两位武侠大家均有数十年的合作。李志清的漫画跟一般意义上的香港漫画有所不同,他的作品中带有国画特质,无论是线条、用色还是落墨技巧都曾借鉴国画,因而具有鲜明的特色。

“漫画角色一般要画得比较帅才能吸引读者,但同时你也必须准确把握人物的精神和内在灵魂。”在介绍该如何画武侠人物时,李志清称,金庸与古龙的武侠世界完全不同,相对于古龙作品中的人物,金庸作品中的人物更容易把握。“《射雕英雄传》里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脸谱化的角色,就像《三国志》一样,谁是忠,谁是仁,谁是奸,都是很清晰的,就像写在脸上。关羽和张飞就是这样的形象。”李志清说。

谈到古龙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李志清说,他对古龙的认识是“很飘忽的,很难触摸”。在他看来,这样的特点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画家可以)天马行空,用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一些很抽象的东西,坏处是不一定每个读者都认同这种表现方式。“每个人心目中的形象都是不同的,难以触摸到每个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在这个基础上,李志清在本次为古龙作品绘制插图时遵循的原则就是“把握两边的感觉,尽量做到中庸”。

《风云》的诞生和终结暗合香港盛衰

谈及近期香港漫画界发生的重大事件——长篇漫画《风云》结束连载,李志清认为,《风云》起步于香港最为繁盛的上世纪90年代,它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完结。“1997年香港回归后,香港漫画就开始了‘北上’进程。中国内地是一个庞大市场,所有的香港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在这个市场上流传。”

李志清承认,目前香港漫画发展确实遇到瓶颈,但并不只有香港遇到这样的问题。“日本漫画杂志现在也下滑得很厉害,因为大家慢慢都喜欢到互联网或者手机上去看漫画了,这是时代的转变,没有谁能够抗拒这个潮流。”他又以《风云》完结为例说,对任何漫画而言,肯定会有时高时低的状态,毕竟漫画本身也在转变,它的创作模式还是会继续发展,只是载体不同罢了。

武侠小说发展低迷影响漫画创作

“当前在香港,为武侠作品画插图的漫画家,数量其实非常少。”究其原因,李志清说,首先,想要拿到金庸或古龙的授权就非常难,以金庸为例,目前仅有董培升和他获得了授权,如果没有授权,在香港,任何漫画家都不能以此为素材创作。

除此之外,李志清也谈道,“很多年轻漫画家都喜欢把一些流行元素直接加进去,既不耐看,也不可能真正长久地流传下去。”李志清强调,香港漫画跟香港的武侠作品一样,都产生于香港特定的环境和时代,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仅是简单模仿日韩漫画,肯定会格格不入。

当记者问到是否曾为其他小说家绘制作品时,李志清谈道,香港的漫画制作程序繁琐,制作一套诸如漫画版《射雕英雄传》,花费的人力物力都极大,他带着十几个助手,夜以继日做了三年才最终完成,“简直一套电影都能拍出来了”。但他说,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在金庸、古龙之后,鲜有较大影响力的武侠小说家出现。“现在比十几年前热闹多了,当时除了金庸、古龙、温瑞安之外,几乎没有人了,现在好歹又有些气泡冒出来了”。颜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95492 2013-08-21 00:00:00 三 “漫画《风云》结束是一个时代的完结”KeywordPh金庸、古龙“御用”漫画师李志清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