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讽刺的是,后来杰娜开始在网上做母婴产品电子商务,她说准备做妈妈或者已经是妈妈的人群构成惊人的消费群体,从有机食品到婴幼儿服装。在所有关于育儿经验分享的博客上,广告也是最多的。在“妈妈电子产业”形成之前,很少有妈妈公开抱怨生育孩子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现在互联网上这样抱怨的妈妈逐渐变多,这愈发让杰娜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明智的。 对于没有这份“最辛苦工作”的女性,她们觉得享受到很多额外优势。有钱能买那些漂亮却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能和渐渐年迈的双亲一起旅行,自己睡觉一天或者独自度过一天而无需和任何人说话,给侄子、侄女慷慨送礼物、上语言班、和朋友到酒吧玩得很晚。虽然以上事情就算有了孩子也是可能的,但是要困难、复杂很多。“不要孩子”的计划是:正式的、每天、长期,甚至是度假的时候都免于一切和孩子相关的不方便。 很少有女孩从童年开始就渴望没有后代羁绊的生活,因为人类是一夫一妻制度,女孩的白日梦总是遇到唯一的王子,然后自己成为幸福的妈妈。但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周围生活的、职业的、社会的和罗曼蒂克的现实也在改变。美国研究机构“卡罗来纳人口中心”的主任菲利普说,在很多次采访和统计中他发现,如果问年轻女孩愿意要几个孩子,在不考虑职业机会成本和持续的浪漫爱情的情况下,几乎所有年轻女子都表示至少要两个孩子。但他从来没有问过年轻男性这个问题。 恰 恰是经济因素和情感因素导致女性逐步推迟初次生育孩子的年龄,这是在过去20年中研究者发现的不变趋势。女性拒绝当妈妈一般是因为职业、教育或者找不到合适伴侣,但是与此同时她们没有因此沮丧,而是发展出自己享受的生活方式。曾经有杂志文章说成人有4个阶段:大学、事业、房产和孩子,现在很多成年人并不介意生活永远停留在第三阶段。 在美国,女性因为生育面临的职业机会成本很高,薪水损失可能高达100万美元,还有晋升机会也会丧失等,这些担忧不是随便能消除的,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尽管很多时候女性不愿意把这种牺牲明说。今天女性生活的社会环境是“生也不行,不生也不行”。生育孩子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造成女性不再就业,这都导致她们在家庭内经济地位下降,但是社会又鼓励经济上能够独立的女性,很多时候甚至认为经济不独立,你就是失败的,可如果不生孩子,你又是自私的,最终自我满足和完成母亲职责多 数时候是矛盾的。 现代人养育孩子的方式和上代人又全然不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所谓的“离不开教育”,要求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这是巨大的精力和体力要求,更不要说惊人的育儿开支。根据2011年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把一个孩子养到18岁的平均成本是234900美元,如果你的家庭收入在每年10万美元以上,则这可能上升到39万美元。想到这些数据,对很多女性来说做妈妈的“负担”真的很沉重。社会学家表示,在今日的文化环境中,任何信息都在促使你为孩子投入更多,从教育机构到电视广告,妈妈们始终面临一种心理压力:我的孩子是不是亏了,是不是已经比其他孩子落后了?这些信息都让不想生孩子的女性把当妈妈看作“不现实”的选择,认定自己难以成为“好妈妈”,或者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进入这个“苦役”呢? 里尔最知道养育孩子需要付出多少,因为她的职业就是保姆和儿童艺术教师,在很多家庭中她看到父母为孩子劳累奔波,于是自己拒绝生孩子。里尔和丈夫已经结婚4年,她现在减少了保姆的工作,尽量专注艺术创作并经营一家烘培店,29岁的丈夫是博客写手,还在一家信用卡公司担任客户服务。每周他们都安排出游,很多时候看着各自的时间表感慨,如果有孩子这一切都不可能了! 过 这 种孤独感或许不经常出现,但是面对朋友的孩子,面对除了成年人冷静而安静的家,偶尔还是会有,或许今后会越来越强烈。里尔和瑞切尔均表示,过去5年自己的生活圈子越来越狭窄,“你曾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但是这关系突然一天就断裂了,对别人来说或许是好事,但对我自己,糟透了!”如果能在社区找到同样决定不要孩子的夫妇,彼此真有相见恨晚的感慨,对大家都是巨大安慰。 随着不要孩子的夫妻越来越多,被孤立的感觉可能会逐渐改善,或许他们能建立完整的社交圈子。网上约会机构表示,在全美国90个都市区大约有2万注册会员明确表示不要孩子。她们的愿望都是:做自己想做的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却不必为此防守。 谁又不是这样呢?南都供稿 去15年来,在4所大学,人口学家史蒂芬妮一直问学生以后是否想要孩子,所有人都举手,但问她们为什么,没有人给出答案,这就是社会暗示的结果。整个文化环境随时在强调生育的重要性,如果说这是种“噪音”,那么这噪音已经成为常态,多数人都听不见了。但是对那些30到40岁之间还没有生育的女性,这噪音太大,而且很刺耳:太多产品是针对母亲,一系列免费试用品也只有母亲才有资格,人们对拖儿带女的明星带着一种卑躬屈膝的敬意,刚刚生下小王子的凯特王妃是最新的例子。在最近半年的《生活方式》(Life&StY1e)杂志中,我数了数,有36张好莱坞明星带着孩子的照片,小报上名人大肚子的照片更是数不胜数。 瑞切尔刚刚度过自己40岁生日,她说:“我讨厌整个社会为孩子着迷,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社交媒体已经沦为只可以贴孩子照片的地方,现在我发觉已经没有东西可在F◇cebooK上贴了。”瑞切尔从小接受宗教教育,生儿育女是《圣经》鼓励的,但是现在她已经不去教堂,因为感觉所有活动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她说:“我只是觉得不能用自由交换孩子。”为此她专门搬到加州N◇shvi11e都市区,这里有30%的已婚家庭是没有孩子的。但是过去10年间,N◇shvi11e的文化也改变了很多,市政的很多活动不再欢迎没有孩子的家庭,以前街头是穿着皮夹克、背着吉他、吸烟的年轻人,现在是穿着休闲装、推着婴儿车、带着尿布包的年轻妈妈。N◇shvi11e依旧是美国“无孩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很多年轻艺术家来这里定居创作,但是逐渐地,社会暗示甚至是亚社会暗示越来越明显,很多不要孩子的年轻夫妇或者同居者感受到被主流文化排斥,难以进入更广泛的社交圈子。实际上在生育率较低的波士顿、奥斯汀和三藩市也存在类似现象。 对于决定不要孩子的女性,30多岁到40岁出头的时候是最艰难的,也是最犹豫的。她们的内心会被社会常态严重孤立,偶尔也会为想象中的孩子购买芭蕾舞裙或者小火车。很多夫妻在这个年龄段明显感觉到身边的朋友渐渐离开了,与周边~~~无论是陌生人还是认识的人~~~的共同话题开始变少了。有的人开始担心在变老的过程中没有孩子陪伴,偶尔担心死去的时候没有后代在病床前。但是最大的压力还不是这些,最大的压力是必须面对没有孩子产生的孤独感。 原作:BVL8Ur9冂S8冂◇I9r 原载:Ti田9 网址:◇tt◇://www.ti田9.CO田/ti田9/ SU卜SCri卜9r/◇ri冂tOUt/0,8816, 2148636,00.◇t田I 编译:潍 美国女性继续决定不要孩子的比例 中等收入 Ii冂20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