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10亿元港币捐赠的争议点不应是分期
含镉大米“不便说”是因为什么?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10亿元港币捐赠的争议点不应是分期

■街谈

香港大学医学院2005年获李嘉诚承诺捐款10亿元港币,然而8年过去了这笔钱还是没到齐,港大医学院却被李嘉诚冠名多时。港大校长证实,“捐款是分期支付,至今尚未收完钱”。(9月4日《公益时报》)

长达8年的时间,李嘉诚都未有把这笔总数达10亿元港币的善款全部捐完,原因何在?根据报道,当年港大与李嘉诚所签订的捐款协议中,早已明确了“分期支付款项”。而从慈善捐款的现实来看,分期支付善款,“为不少组织和个人采用”,已成为一种广泛的公益共识。此外,在港大历史上,分期形式接受捐款并非没有成功先例。据港大发言人称,“一些大数额捐助”也是以此形式付款。因而具体到李嘉诚,人们还宜多给他一点时间。因为截至目前,他虽未将捐款捐完,但旗下基金会仍“一直按既定机制如期拨款”。

但另外的问题,也应同时关注。从报道中可知,李嘉诚虽说未一次性捐完,但8年的时间里,也确实捐了不少钱给港大医学院。但从报道来看,可能事与愿违。面对媒体采访,连港大医学院外科系系主任卢宠茂这样的“中层干部”,都声称不知道“医学院如何使用捐款”。而更加让人狐疑的是,港大校长徐立之虽称“如何分配款项,有小组每年讨论”,但连具体收到了多少善款等,都表示“不能透露”。

种种不合常理征兆,无不透露着李氏10亿港币捐款事件的复杂。而这也恰恰说明,李嘉诚考虑分期捐款的形式,可能正是出于更好地监督善款使用去向的目的。当然,分期捐款的形式,并不是监督善款使用的万能妙药。要想每一笔善款都能真正落实到位,还需建立更加合理的善款使用反馈机制。从受捐者的角度而言,这样的机制亦有助于建立互信。因为,只有当捐款者看清了每一笔善款的使用去向,知道了自己的爱心好钢用在刀刃上,他们才能真正放心并坚持履行捐款义务。

“捐款人和受捐人就付款方式达成了契约,理应受到尊重”,“对捐赠人的捐赠方式苛责,恐怕会打击到捐赠者的积极性”,一千多位网友参与的网络调查中,有六成网友支持上述观点。这也或许可以反映,多数公众已拥有了基本的慈善法理认知,具备了兑现捐款应先取得互信的公益常识。具体到其他同类公益捐助层面,如何将公众对慈善理念认知的提升更好地转化为慈善制度的完善和慈善环境的打造,相关方面当尽早致力于思考和行动。 □杨兴东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00522 2013-09-05 00:00:00 四 10亿元港币捐赠的争议点不应是分期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