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区政府投入资金近30万元,管城区市政局率先在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和全区26座中转站内、外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该项目从7月份开始运行并投入使用。通过近2个月的运行,彻底解决了以前对垃圾中转站作业不能全面、直观监控的问题,充分提高了生活垃圾集中转运体系的作业效率,有效保障了环卫作业的安全性。
垃圾中转站是进行城市垃圾收集处理的重要枢纽,是连接垃圾产生源和末端处置系统的枢纽。管城回族区现有垃圾中转站29座,垃圾综合处理中心1座,垃圾运输车辆50台,承担着全区繁重的生活垃圾清运工作。
为使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规范工作程序操作步骤,从源头上杜绝安全生产隐患的产生,确保垃圾中转站正常运转和安全生产,管城区市政局率先在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和全区26座中转站内、外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红旗楼、铁路新村、紫荆小区3座中转站地处居民区,与小区居民协商未果,暂未安装),其中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办公区域、压缩车间、门岗安装有1个360度摄像头和18个固定摄像头;每座中转站安装有1个360度摄像头和2个固定摄像头,可直接查看到站内的设备运行、卫生状况。
该系统具有实时监控、查询历史轨迹等功能,工作人员只要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可以远程查看中转站车辆进站、出站以及设备运作等实时信息。监控系统由中控室专业人员维护及管理,设备24小时自动更新,可根据工作实际,设置自动开机、关机。此项举措的实施不仅实现了垃圾运输信息化监管,保障了环卫作业安全高效,同时也使我市的环卫作业向智能化管理方式进一步迈进。
今年8月上旬,在我市垃圾场暂时关闭期间,管城区部分垃圾中转站存在垃圾积存、转运不及时情况。市政局相关负责人通过实时监控可查看到每座中转站的运行状况,看到哪座中转站存在垃圾有积存、二转工排队倒垃圾,及时安排将垃圾倾倒车辆分流并调配车辆,减少了中转站管理人员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到主管部门,部门落实情况后再处理的工作环节,杜绝了虚报、瞒报现象。
目前,局通过安装监控探头,为探索环卫作业现代化监管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不仅可降低环卫运行成本,而且彻底解决了以前对垃圾中转站作业不能全面、直观监控的问题,充分提高了生活垃圾集中转运体系的作业效率,有效保障了环卫作业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