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22版:经济新闻要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8月CPI同比上涨2.6%,涨幅略有回落,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7%,环比上涨1.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6%,跌幅收窄。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CPI上行,确实反映了经济复苏。但PPI比较低,说明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薄弱,结构性的矛盾仍然存在。特别是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对企业的挤出效应还比较明显。” 通胀整体维持平稳 上海某投资公司全球宏观策略对冲基金投资总监邓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8月份CPI涨2.6%,这是一个属于整体偏低、但较为平稳的通胀水平;这是周期性的猪肉价格回升带动食品价格回升的必然结果,估计这种趋势近期仍将会延续一段时间,直至美联储开始采取缩减资产购买举措为止。” 从整体来看,由于央行为了完成年初制定的13%的M2既定目标,年内剩余时间内尤其是接近年底的时候,国内银行间的流动性仍将会维持偏紧的态势。邓维认为,通胀整体会维持平稳的态势,在年初制定的目标3.5%之内。 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供给和总需求在短期来看相对比较均衡,短期通胀不会有超出预期的大幅度的偏离。” PPI释放经济景气回升信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PPI同比下降1.6%,高于市场预期的-1.8%和上月的-2.3%。显示国内需求整体回暖迹象,工业领域的通缩也有缓和。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未有改观,上游工业品价格环比上涨的持续性尚待观察。 邓维表示,“PPI数据显示宏观经济景气回升的初步迹象已经显现,是政府在6月‘钱荒’之后,实施了一系列组合拳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微调货币政策,从而增强了企业采购和补库存信心共同作用的结果。” “PPI跌幅收窄与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经济的稳步复苏都比较一致,需求趋于回升。因整体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究竟能回升到何种地步仍需观察。”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表示。 复苏基础较薄弱 “制造业由于融资成本依然较高的缘故,整体依然呈现疲软的态势。但在央行近期持续逆回购的操作下,出现了初步的企稳回升的态势,不过其回升的持续性还很难说。”邓维称。 由于市场预计到12月份,美联储才会开始实施缩减资产购买举措,邓维表示,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采取“锁长放短”的策略,为未来货币政策预留下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和空间。 刘国珍 梁欣仪 李湾 南都供稿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