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0版:TOP养生 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超微创技术 对付“腰突症”
天转凉,“腰突症”忙报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天转凉,“腰突症”忙报到
专家提醒:受凉最易伤腰,久坐族更应注意暖腰

近来,天气渐凉,许多腰椎病患者旧病复发,出现了扎堆就医的现象。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周红刚提醒说,寒冷或潮湿可引起腰部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因此,在天气转凉时腰部更要注意保暖。

郑州晚报记者 李鹏云 通讯员 费芳

多数腰腿痛因凉而发

“秋初,白天气温仍较高,很多人都穿着夏装,但早晚已经凉意十足。在低温环境下,血运丰富的肌肉组织还勉强可以适应,而对于血运较差的关节来说则很难适应,因此出现腰腿痛症状的人就较多。”周红刚说,一般人腰受凉了可能只会疼两天,但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这样会影响腰部血液的循环,容易引起血管的痉挛,直接导致病情的加重。

周红刚解释说,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尤其是老年人,本来就存在骨关节的退行性变,加上气血不足、缺钙等因素,一到秋凉时节,就可能会发生腰部疼痛、四肢麻木等病症,甚至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轻者腰部酸胀,容易闪腰;严重者下肢麻木或者酸痛,甚至影响走路和睡觉。

周红刚建议,初秋早晚要及时增添衣服,夜间加盖被子,中午天热时也尽量不要对着电扇和空调直吹。即便要“秋冻”,腰部也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久坐族最好每半小时站直来活动一下腰部。

扭腰倒走可防腰椎病

“人到了3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退化,退化的椎间盘加上腰部筋膜、肌肉、韧带的损伤或长期劳损就可能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周红刚说,由于腰部外伤、长期劳累、用力不协调、姿势不当等原因,还会导致部分中老年人的椎间盘组织蜕变、损伤、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被挤出,这些情况很容易压迫神经,从而出现腿沉、无力、发凉、抽筋等症状。

“腰腿痛症状较轻微,正常功能未受影响,或者经过休息可以缓解,不必急于治疗,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关节再次受伤即可。”周红刚提醒说,“除了正确保持腰部姿态、劳逸结合、防止腰部受凉疲劳,还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平时可在早晚餐后保持身体直立,腰部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0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50次;也可以选择在平地上倒走30~50米,每天坚持倒走,有平衡腰椎、松弛腰肌的作用。”

腰椎病需及时对症治

“当疼痛症状严重,功能明显受限,或者合并有其他症状者,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请专业医生检查确定病情,给予相应治疗。”周红刚提醒说,一旦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早期可进行卧床休息、牵引、推拿、针灸等非手术治疗。一般来说,病史短、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的患者适合保守治疗,优点是安全、简便、无创,缺点是见效较慢、治疗不彻底,当受凉、劳累、姿势不正确时易复发或加重,“如果保守治疗3个月后症状仍没有缓解,可首选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来彻底解决。”

周红刚说,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是从患者腰部侧后方椎间孔进入椎管,直视下摘除突出椎间盘、取出增生的骨质、增厚的黄韧带以及双极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的纤维环防止再次突出,不伤及神经,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恢复快,术后即可下床行走,适用于各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尤其是中重度椎间盘突出以及椎间盘脱出、游离等,对于青少年、高龄、肥胖、多节段突出、手术后复发以及合并其他病史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较开放式手术更有优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01959 2013-09-11 00:00:00 三 天转凉,“腰突症”忙报到KeywordPh专家提醒:受凉最易伤腰,久坐族更应注意暖腰